第324章 一百万捐款(第2页)

俞泽汗颜,这是把他当顾问了?

但这是行走的一百万,顾问就顾问吧。

窗外,操场上,绿荫下,正有三三两两的学生路过,满是青春的气息。

“祝女士是想在鹏城发展?”

祝如意挑挑眉,“是的,你怎么知道?”

“刚颁发的政策,作为经济系学生当然要略知一二。

帝都虽然是首都,但未来几年比不过鹏城发展的快速。”

祝如意不以为然,“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

“你在鹏城,可以先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入手。”俞泽沉吟片刻,“鹏城现在到处是工地。

工人多是从内陆来的,他们缺三样东西——

能穿的、能用的、能吃的。”

祝如意有了些兴趣,“具体点?”

“先说‘能穿的’。

大陆的布料大多是棉布、的确良。

香港的尼龙衫、喇叭裤在这边是稀罕物。

但现在个体户还没起步,国营商店也不敢卖‘奇装异服’。

您可以先从‘来料加工’做起,把港城的布料运到鹏城,找当地的缝纫社代工,做成衬衫、裤子,再贴上‘港产’的标签,卖给工地的工头和干部。

他们要面子,也想穿得体面些。”

俞泽顿了顿,补充道,“这生意政策上吃得开。

上个月国务院刚发文,允许‘三来一补’企业落户特区,办个服装加工厂,既能拿税收优惠,又能避开‘投机倒把’的风险。”

“再说说能用的。”,俞泽的手指在桌上画了个圈,“工地上缺小型机械,比如香港淘汰的二手搅拌机、电焊机,运过去修修就能用。

比大陆自产的耐用多了。

还有收音机、电子表,工人攒几个月工资也想买一块,算是‘硬通货’。

不是让您卖啊,是跟工地的指挥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