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罐头换飞机
俞秀:“对了,哥,这是最近季度的分红,我都存银行里了,钱都给你。”
俞泽接过账本看了看,这一个季度,一店竟然有了两万块的分红。
服装也很挣钱啊。
云瑶正帮着整理被翻乱的运动服,闻言手一顿:“秀儿,这数没记错?”
“错不了,”俞秀掰着手指头算,“许大哥拿金牌那天起,店里每天能卖出去三十多套运动服,一套利润八块,这就快八千了。
加上之前给中学做的校服,还有如意姐姐那边分的外贸提成……”
现在鹏城虽已是特区,但普通工人月薪也就三四十块。
双职工家庭一年能攒下千把块就算宽裕。
两万块,够在市区买两套带院的小平房了。
俞泽将存折还给俞秀,“钱你留着,到时候看看有没有好的房子、店面,给买下来。”
俞泽不解,“哥,你不是帝都都有四合院了,还要买房子?”
俞泽也拿了一套宝蓝色的运动服给自己比划,“鹏城的房子,以后可值钱了。
只要房子买得好,以后你和小林都不用奋斗了。
对了,王智呢?”
“他在家帮爹做饭呢,小林和澄澄澈澈现在住一起,爹一个人也看不过来。”
“嗯,你们也别太累着自己,二店请个人,老实点的。”
“好的哥~”
*
几年后。
向阳县罐头厂。
“厂长,你看我这方案如何?”俞泽递给巩山的,是一份承包合同。
巩山接过文件夹,仔细查看。
文件夹里的合同上写着,俞泽以鹏城罐头厂全资控股向阳县罐头厂。
承诺保留村民就业优秀权利,并且每年利润的百分之五,都投入乡村县城基建。
巩山想起去年冬天,厂里的杀菌锅突然罢工,是俞泽连夜从鹏城调来技术员,还顺带捎来一批德国密封圈,才没耽误那批出口的罐头。
那时俞泽笑着说都是为了家乡的厂子,如今这份合同却像道无形的墙,把集体和个人分得清清楚楚。
他欲言又止,“这,厂子是集体的产业,怎么能让个体户承包?
这是把集体的东西据为己有啊。”
俞泽:“厂长,这就是你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
这新出台的政策都允许了,鼓励外资收购。
我在鹏城的罐头厂是和港商有合作,收购也是为了更多的资金买设备,让罐头厂生意更好,工人更多岗位,薪水拔高。
您再看看后面的附加条款。”
俞泽指着就业优先权那一条,“去年厂里裁了二十个工人,按这方案,不仅能全部召回,还能再招三十个年轻人学流水线操作。”
正说着,厂门口突然炸开人声。
三十多个村民举着红绸布涌了进来。
为首的老工人李大叔把布单往巩山面前一铺,“巩厂长,这是一百二十个工人的签字画押!
俞老板说了,承包后扩建车间,咱村妇女能去拣果,老人能看仓库,这好事哪儿找?”
巩山看着布单上密密麻麻的指印,手开始发颤。
原来,这合同,他想不想签字,根本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