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过去 作品
第464章 抛尸铁轨案(1)(第2页)
见老娘宝贝的把口红收起来,估计不会舍得拿出来用了,没准七老八十了还在,没事拿出来看看。
老二是真的狗,这波秀麻了。
难受的不止李文华,李大强也难受,如同喝了百年老陈醋。
“老二,有没有爹的?”
李文斌很不好意的说:“钱不够,和娘一起用。”
周秀芬都被逗笑了,“听到没,让你涂口红呢。”
李文华眼前一亮,老二给娘送口红,咱可以给爹送手表。
不过他不准备花高价买,找李老头买九成新的,再弄个百货大楼的包装。
于是第二天李文斌帮黑子买来口红,李文华整回来两块看上去和新的一样的手表,关键还有包装。
“爷爷,爹,这是给你们买的手表,看看喜欢不。”
李大强一边说:“这得花多少钱啊,省着点。”一边打开拿出手表,立马戴上:“媳妇,你看咋样?”周秀芬哪能不知道他的心思,夸道:“很好。”
老爷子也戴上了手表,开始还很不适应,总要按弄一下,而且怕磕了碰了。
李文华偷偷告诉他,这是二手的,随便用。
短暂的高价产品很快又恢复凭票购买,一些想买又没下决心的人后悔不已。
高价饭店的生意也变得没那么火爆,高峰期已过,人们要为生活精打细算。
粮食定量逐渐恢复,各地浮躁的心慢慢沉静下来。
二月,农村由原来的生产大队为基础单位,改为生产队,提高百姓搞生产的热情。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吃肉问题,加上要还老苏的钱,大搞养殖,为鼓励村民领任务猪养,达标的奖励粮油布等。
猪越重,奖励越多,为此养任务猪的人,到出栏那天恨不得猪只吃不拉,能评到甲级。
时间来到五月,李文华和赵鹏飞跟车来到哈尔滨。
两人下车差点冻成狗,京城气温已经暖和,可哈尔滨还得穿厚棉袄。
赵鹏飞张嘴就是一口白气:“这里真特么冷。”
李文华跺跺脚:“身体没适应过来而已,走吧,先去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