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青淮 作品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会(第2页)
……
张阁老连皇上的面儿都没见到,只被何公公拦在乾清门外,气了个倒仰,却又无可奈何,次日领着四位阁老又来劝谏,这回算是见到皇上了,却被不软不硬地堵了回来,话里话外都是认准了张妃,内阁若不草拟诏书,皇帝兴许要发中旨。
这怎么能行?!
内阁自然是拒不草诏,礼部上下发动无果,又轮到翰林院,接着传遍了文武百官,怎么劝都不行,朝野上下无不好奇这位张妃何许人也,有的还将主意打到已经辞官的前工部主事张馥堂头上,派人去他的扬州老家找人,当然是连个影子也没见着……
无论朝臣们如何为皇后的人选吵翻了天,除夕、元旦过去,登基大典还是顺顺当当地举行了。
嗣皇帝有丧在身,中和韶乐设而不作,遣英国公徐昶告天地,定国公朱汝文告宗庙,咸宁侯陈芳告社稷,嗣皇帝具衮冕赴奉先殿谒告祖宗,诣大行皇帝及孝端皇后几筵行礼,赴承天门升宝座,文武百官具朝服入宫,免上表贺只行五拜三叩头礼。新君颁诏大赦天下。
登基大典后的首个大朝会,群臣早早等在午门外,到了卯时宫门打开,便列队从左右偏门过午门,穿过长长的广场来到奉天殿,五品以上官员进殿听朝,其余官员肃立殿外。
锦衣卫鸣鞭,皇帝升座,命群臣奏报要事。几件要紧的政务议完,殿中很快吵了起来。
张阁老重提旧事,苦口婆心:“……原潜邸正妃叶娘娘乃是先皇钦定的储妃,又育有嫡长子,礼法上挑不出一丝错漏,陛下缘何一意孤行,弃发妻嫡子于不顾?高祖遗训犹在耳畔,居嫡长者正储位,皇上此举,无异于动摇国本,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这番话已经有威胁的意思在,官员中尽管持同样看法的,现下都不敢再吭声。
时候差不多了。
皇帝没有再用之前那套糊弄的说辞,声音不高不低,平缓得没有一丝起伏,却丝毫不减威慑性和压迫感,淡淡道:“元妃失德,上不能容纳妃妾,下不能照拂子女,不堪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