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接手(第2页)
“若只是寻常厨子给主家干活,这待遇自然是好,可这厮眼说是来报恩答谢——世上有这么答谢的么??”
又切切嘱咐宋妙道:“小娘子如此手艺,光靠今日这两样花卷都能站稳脚跟,自己开个馒头铺,根本不用旁人!若非实在有难处,最好不要同这样人合伙,他生意做惯了的,你一个小娘子,实在惹不起!”
宋妙应道:“多谢公事提点,我本也不准备收那赏钱。”
众学生本就围着,听得吴公事一番分析,自然很快想清楚了其中谋算,早个个义愤填膺,此时又见宋妙说不打算收,更是立时吵嚷起来。
这个道:“走!咱们赶紧上门把这些个银钱还回去!别叫他白得名声!”
那个道:“我家中就是种田的,惯会挑担——宋娘子,你别慌,我给你挑了去还!”
而那吴公事看着面前三挑六担,又见官驿里那些个正盯着此处看,议论纷纷的路人,也有些嫌烦,再抬头,已是见不项元背影,却是忍不住道:“本就是宋小娘子给他找到了小孩,结果一样好处都落不到,没这个道理!”
宋妙摇头道:“他将来还要上京做买卖,又有不少相识故旧,到时候把今日事情一番宣扬,不知传成什么样子——说不得要议论我厚颜贪财,什么钱也敢拿。”
“若是三千贯、三万贯也就罢了,如今三百贯,还不至于叫我为其倒贴名声。”
一时立刻有学生道:“小娘子别怕,我嘴巴碎!等我回去,日夜在外头帮着你宣扬,叫京中人人都晓得他做人做事这样不地道!”
但也有觉得不合适的,忙道:“咱们这样送回去,他要是门都不开怎么办?总不能一直在门口守着吧?”
还有人道:“这会子去,天都要黑了,他来时候大张旗鼓,我们送回去时候,没几个人瞧见,总觉得吃了大亏!”
吴公事便道:“不如明日下了卯,趁着那会时辰还早,我换一身官服,带他们一道担了这钱上门去还——总不好把朝廷命官拒之门外吧!”
眼见人人给自己出主意,宋妙忙行礼,又道:“多谢诸位好心,我心中已是有了计较,等明日下了衙再来请诸位帮忙——明日再说吧!”
她郑重道过谢,等一扫眼,见得地上六担子钱,顿时觉得颇为棘手。
吴公事看出她的犹豫,便道:“叫人抬到我屋里去吧,今晚来两个人跟我住,一道给你看着钱——若是丢了少了,我也能担得起,其余明日再说。”
***
再说另一头,宋妙好不容易将那几担钱的手尾收拾完毕,对帮忙的吴公事同众学生谢了又谢,方才回了屋子。
本来好端端的干着活,那章程正写到一半,被项元这样一打断,原以为很快就能回来,结果耗了半晌,叫她那笔尖墨都有些硬了。
宋妙随身没有带笔洗,便拿个竹筒装了半筒水,仔细去清洗笔头。
项元猛然来这一出,她作为事主,自然不可能一点都不受影响,等换了三回水,那笔早已洗得干干净净,心中还是不舒服。
就像吃了一颗桃,分明又大又香,熟得还好,通身粉嫩嫩,桃尖红扑扑,那皮轻轻一撕,就轻易又完整地离了肉,肉更是细腻得很,一口下去,极软——她最喜欢吃软桃——汁水过分足,乃至于不住往下淌,淌得手都躲不开,果然特别甜。
结果刚咽下去,低头一看,就见那被咬开的位置,只剩半截的肉虫正扭来扭去,扭得起劲。
——怎能不令人恶心。
她实在不想在这样讨嫌的人身上浪费情绪,洗干净笔,只把自己方才写了一半的东西又通读了两遍,再读一遍,方才慢慢沉下心来。
等把这章程补得七七八八了,只差一个尾巴,却是忽然听得外头有人敲门。
宋妙只是迟疑了一下,外头那敲门人已是出声叫道:“宋摊主,叨扰了,来人韩砺。”
她立时放下了笔,出去应门。
门一开,外头雨气就飘了进来,又有韩砺正在门口处站着,仍是一身襕衫,手举“衙”字灯笼,照出那鞋湿漉漉的,一副才从衙门回来的样子。
此时天色早已尽黑,宋妙同他打了个招呼,方才道:“今日公子回得颇晚——灶上还留了一小笼花卷,孔公子也回来了吗?我给你们热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