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蒜是水仙 作品

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每一滴血都流进祖国的大海!

“啊~~~”

“海军战士红心向党!”

“严阵以待紧握钢枪!”

“我守卫在海防线上!”

“保卫着祖国~”

“无上荣光!”

……

火有很多种颜色,其中蓝色火焰拥有最高温度,只有在烈烈的蓝焰中才能淬炼出无敌的利刃。

火蓝刀锋象征着只有经历血与火的洗礼,才能锻炼出钢铁般的意志,才能真正成为军中之军,钢中之钢。

而它的意义不是荣耀和地位,而是牺牲和奉献!

以上这句话,是沈铭恩当年看一部拍摄海军陆战队题材的电视剧《火蓝刀锋》的时候看到的,那时候就一直感觉这句话非常励志,一直觉得这部剧的主题曲非常热血,非常硬气。

如今有幸能在异世界演唱这首歌,沈铭恩才真的是感觉无上荣光啊!

当时的一些台词,现在至今记忆犹新……

“你想拥有你从未有过的东西那么你必须去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

“痛苦就是你们最好的朋友,让你知道你还没亖,你还得继续战斗!”

“不管你的对手是谁,只要他还站着、面对着你,你有多大力气,必须给我打出去!”

“军中之军钢中之钢是我们的名片,可这张名片背后写着寂寞、艰苦,甚至是死亡。”

“在我们自己国家的大海面前,不允许你向任何人、任何事情低头!”

“我发誓!把每一滴血都流进祖国的大海!”

……

“啦啦啦啦啦啦……”

有些东西真是不能细细回想,越想越特么有感觉!

联想到一些个画面,沈铭恩真的是越唱越高昂,本来还没那么带劲的,到后半段唱的更加用力,直接就更加有有感觉了!

他大声唱着: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祖国的海疆有丰富的宝藏!”

“我爱晴朗辽阔的海空!”

“英雄的战鹰在展翅飞翔!”

歌唱者有感觉,台下的观众自然也会更容易被感染,无数观众仿佛一下联想到了守卫着祖国辽阔海疆的海军蜀黍们。

我国海军的发展其实是充满艰辛的,近代因积贫积弱,海军力量薄弱,屡遭列强海上入侵,甲午海战的惨败更是让人心痛。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海军装备极为落后,仅有一些从旧势力接收以及缴获的老旧舰艇,吨位小、性能差,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我们的海军只能依靠自己艰难探索。

科研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从零开始研发舰艇技术!

资金的短缺也制约着海军的发展,有限的资源需要精打细算的使用……

然而,我们的海军从未放弃,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已然逐步发展成为一支现代化的强大海军!

如今,我们终于不用羡慕鹰酱的双航母战斗群,因为它们就在那里!

……

“啊~~~”

“穿云雾跨海浪!”

“海军战士斗志昂扬!”

“我守卫在海防线上!”

“保卫着祖国~”

“无上荣光!”

……

16年夏天有一个刷爆了的热搜,国家一点都不能少……

那天央视放的熊出没,咱妈单刀赴会,很多人不知道那时的局势有多严重……

……

那时,所有备战的蜀黍们都写好了遗书,人手一个裹尸袋,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誓死用生命守卫祖国!

事后参与到里面的蜀黍们的留言是这样的:

“快反部队,一级战备,47天,子弹箱在车上,枪在怀里抱着,第一次看到裹尸袋原来是黑色的,让我写遗书我就写了去也两个字,血型写帽子跟衣服里,激动地双手都在哆嗦,心想妈的终于轮到我了!”

“16年入伍第三个月刚下连队,突然一级战斗准备,让写遗书没写,拿班长手机给我姐姐打了个电话,就一句话,我要是牺牲了,替我照顾好爸妈!”

“接到召回的电话,当晚我爸亲自给我倒了一杯酒,说了一句,男儿当阵前杀敌,为国捐躯,只望你不要临阵脱逃,我和你妈会照顾好自己的,战场上不要担心我们。而我妈一直偷偷的抹泪。现在想起来,他们是做好了我阵亡的心理准备了。”

“当年写好了遗书,可是刚写了一个爸妈就写不下去,只把卡和密码写下来就给父母,我们都做好了决一死战,牺牲报国的信念,我们连长说,别怕,真牺牲了,还有这些好兄弟和哥陪着你,这辈子能保护祖国一次,值了!”

诸如此类的还有好多好多,那时的感受压根儿不是言语能够表达清楚的。

如果战争真的战争,你问他们怕不怕,他们肯定说怕……

怕什么?

怕打仗不用他们!

现如今,根本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入侵我们的领土,和平不是上天的恩赐,但我们可以永远相信国家,永远相信保家卫国的蜀黍们!

当你抱怨这个国家这里不好那里对不起你的时候,请你去看一看这些保家卫国的蜀黍们,看一看国家到底默默地为你们做了些什么!

人啊,都贪心,倒退三十年,很多家庭白面都吃不起,都是吃粗粮的!

现在好了,国家让那些玩意儿吃上细糠了,细糠吃多了,反倒被某些别有用心行走的五十万撺掇的,对国家有意见了?

国家没有对不起这些人,因为国家至少让这些人吃饱饭了,可试问这些人,为国家做了些什么?!

跟这些保家卫国,乃至于为国捐躯的解放军蜀黍比一比,他们难道不自惭形秽吗?!

“啊啊啊!!!”

现场好多观众都被沈铭恩调动起了情绪,有几个看上去特别年轻的观众直接站起来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