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小清新 作品

第165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第2页)

其他时候,只能自己用锄头锄。

开荒速度自然比不上子婴这工具管够,人手管够的开荒速度。

一家人能开个两亩地出来,就算是比较勤劳的了。

富户豪强则不同。

家里奴仆众多,也不缺买工具的钱。

开垦起来,速度快多了。

也不管能不能全部好好经营,反正三年免赋税。

那就种三年好了。

至于之后如何,那不管了。

反正大秦的田赋是按每亩的产量计算的。

薄田的赋税自然就交的比较少。

不用交税,或者一点点税就拥有了一大片自家的土地。

自然大把的开始开垦。

所谓流水的皇朝,铁打的世家,就是这么来的。

这也正是子婴前面担心的土地兼并加速的问题。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会造成贫富加剧。

但是,生产力又不能不发展。

只有整体的拔高生产力,才有可能惠及普通的黔首的生活。

而且,这时候的秦国,其实还好。

依法治国,不单独是依靠宗亲制治理。

加上始皇的声望足够高。

豪强们就算使手段,也要掂量掂量嬴政的暴脾气。

比如,直接强制搬迁,迁十二万户入咸阳。

一是为了促进咸阳的经济,另外一方面就是是为了一刀削了这些根深蒂固的豪强势力。

子婴对这些倒是没有特别多的担心。

只要黔首们的生活能积极向好,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豪强。

保持畅通的上升通道。

让每个人都有进阶的可能就行。

也许普通黔首没有富家子弟那么好的资源。

可,那又如何?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莫欺少年穷的戏码比比皆是。

这会在咸阳,还能靠土地开垦得多成为豪强。

按子婴这个发展速度,只要能跟上步伐。

哪怕是普通黔首也多的是机会晋级。

十年之后的豪强名单里,这些人还有几个就说不好了。

让子婴更加担心的事,赵高兜兜转转还是成为了郎中令。

虽然是嬴政为了普查耕地,提拔他上去干这得罪人的活的,并非出于信任。

但是,子婴心里还是隐隐有些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