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这位小郎君,我看你与我颇有缘分(第2页)
等麦叶慢慢变黄,麦粒按压有痕,不易碎,就是好的收麦时机。
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到麦子的产量。
如果按照邹先生所讲,这两日的日子很准确,
那之后,哪怕是家中没有长辈支应,也可以按照这个日期,开始准备起来。
大秦这会,是没有日历的。
只能由朝中的钦天监的官员,按照往年的日期,推断出每一年的‘历谱’。
再下发到各郡县的官府。
官府根据这个‘历谱’,劝课农桑,并组织底下的县城村落开始每一季度的种植。
县衙没有及时宣传,黔首们就只能根据各自的经验,或者村中长者的经验。
如果这位邹先生所说,根据星星的位置,就能推断出大概的日期。
那对他们来说,可不止是看准时时间收麦子这么简单。
还有其他的作物呢。
“邹先生,您说的用星星判断日子的方法是好学的吗?”
如果,他们都能根据星星判断日期,
往后,他们不都可以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啦?
听到有人提问,邹耀立马感兴趣的看过去,爽快点回道,
“很好学的。”
“只要学会辨认岁星一年四季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并把他们等分成十二份。
还有北斗七星中的瑶光,一年四季所指位置变化。”
“再配合上二十八星宿的位置变化,就能准推算出每一天在这一年中所处的位置了啦。”
众人:……
你在说什么?
天那么高,那么大。
咱普通黔首要怎么去把岁星轨迹分成十二份啊?
还有不少人,只怕连岁星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么,岁星又是指哪颗星星呢?”
果然有人提出了疑问。
邹耀:……
唔,师父让他下山找贵人的同时,教化百姓。
从而壮大他们阴阳家一派的势力。
迟早要和儒,法,墨,并驾齐驱,成为大秦的顶级学说之一。
他觉得他可能要倒在第一步了。
普通黔首连星星都不认识几颗,更别说还要记什么二十八星宿的位置啦。
他当年还被师父夸过聪慧过人。
他还不是学了整整一年,才学会。
这还得是他记忆力比较好的原因。
更别说,还要背诵并熟悉运用各类阴阳五行相关的书籍。
黔首们连字都不认识。
所以,他想要在大秦壮大阴阳家的势力,得先从认字教起。
邹耀:……
果然,孔夫子能被称为圣贤,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