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稳步发展

自197年11月开始,一直过去了3个月,时间来到了今年的2月份。

198年来了,整个197年波澜壮阔,但到了198年,却归于平淡了些。

辽东一口气吞并太多土地,终究算是吃饱了,要好好消化一番。

而荆州被灭,中原被吞并,袁绍占据汉中和刘焉对抗,双方僵持不下,天下的局势很明朗了。

南北分割的态势非常整齐,但如果向内细看,却也能看到其中不同。

从中原地区,到关中,到凉州,甚至整个河西走廊,近乎全部成为无人区,原先南方的核心人口,全部被迫北迁,来到了并州,青州,冀州三地,有的甚至直接来到了西域。

辽东的人口迁移计划从来很彻底,从北向南,一步步的消化土地,一步步的同化人口。

早先的大汉核心区,司隶和中原,已经被辽东大平原,河北大平原,给完全取缔,长安和洛阳二京的衰落,已经成为必然。

既然改变不了核心区的位置,那就直接重新创造出一个天下的核心区,这一点,辽东很熟练。

从地图上看,能够看到整个辽东的人口分布宛如一个小杠铃。

中间是昌黎郡所在的辽西走廊,北边是辽东大平原,南边是河北大平原,两大地区,辽东原有人口两千万,河北迁移后,带上并州青州,人口也超越两千万。

加上西域地区,和各地零星分散的人口,整个辽东帝国控制的人口接近五千万,基本和大汉帝国巅峰期一致。

河北地区:(中原+关中+凉州+辽东迁移人口)

大汉帝国的人口包含南北,而辽东帝国的人口包括整个大汉北方核心区。

辽东各个同化民族,草原各个同化民族,半岛各个同化民族,黄土高原同化民族,河湟同化民族,西域同化民族,异世界同化民族····

这些同化民族的人口,早已经超越了当前的南方,当核心区被转移之后,南方的割据势力好似多余了。

这或许也是某种被迫的边缘化吧。

昌黎城

将军府内很热闹,自北方一统之后,短时间内基本没有防守压力,南方仅仅留下了燕云军和徐州军,剩余辽东军和破虏军全部回归辽东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