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悬殊对比

段尘来到了左北平城,在这座城外北部的一座山口,一道巨大的传送门矗立,在其外围,又一个庞大的自贸区建立起来。

这是197年末建造的自贸区,是段尘的传送门天赋,与华夏的第二次联通。

其建成,主要是为了缓解昌黎的贸易压力,并且联通华夏的江南聚集地。

建成之后,短短三个月,就实现了正常运转,让辽东与华夏的贸易提高了30%。

左北平城,从196年人口迁移后,就被辽东设计为河北的核心城市,这两年围绕其迁移人口,布局工业,发展极为迅猛。

走入城内,能够看到和昌黎一般,现代的高楼和汉风古建筑相互交汇,道路宽阔,城墙高大,街道齐整,四四方方的。

城内商贸极为繁华,特别是自贸区建立之后,这座城市最早的受到华夏商品的影响,大批普通的工业品流入。

而相比起来,整个河北地区由于刚刚移民安置,所谓的产业实则发展并不好,哪怕是农业,整个198年估计也勉强自给自足。

大部分的自贸产品,还是从北方燕山和西北草原运输而来的。

段尘骑马来到城外,以他的视力,天气良好,站在城外高处,能够望到一座座布局整齐的村落,这些村落中能看到不少农人已经开着农机洒水补虫。

北方春小麦,如今正在播种,而南方的冬小麦,快要到了收获的时候。

往日,马上就要到了青黄不接的年头,正是农人最担心的时节,现在辽东资源丰富,分配均匀,百姓们也能过个富年了。

段尘接着向外走,来到了幽州训练场。

整座训练场占地面积极大,超过了一座城市,建设在幽州北部的一处荒漠上,被严密的保护。

像是这样的训练场,辽东还有三个,分别为昌黎训练场,北境训练场,海军训练场。

这些全部都是为了训练精锐而修建的,

不过如今的幽州训练场,正在训练的并不是辽东士兵,而是从华夏送过来了一批新军。

从去年送来到现在已经1年左右,特别是幽州自贸区建立之后,这批新军的数量急速增加,如今已经超过两万人。

进入训练场,段尘并未刻意暴露,只是查看华夏的训练情况。

一眼扫去,在场士兵基本全部达到了三阶,有不少已经超过四阶,五阶的也有。

这种实力,基本能够赶上史诗级秘境的精锐军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