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众正盈朝(第2页)

某种程度上来说,段尘能够如此大张阔斧的搞大移民,搞北方大开发,演练新军,义务教育。

很多事物,都是小诸葛的功劳。

要不然,内政真的很可能崩溃掉。

“主公,我每日都有不错的休整,加之我精神力强,不累的。”

诸葛亮摇摇头。

一流文士,他有这个资格说。

但段尘怎么不明白,一流文士确实可以一个小时就补足精神,但那是在没有消耗的前提下。

一旦让他们主政,几百万上千万的百姓民望压过来,一一调配,牵扯越多,损耗越大。

毕竟神话三国的人才天赋那么强,也是必须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

该有的劳累那是一点不少,劳神胜过劳力,段尘是深有感受。

他也有文士技能,也处理过政务,只要沾上一点民望的,干一个小时,强度赶得上做一套数学题,两个小时,足够让人头晕脑花。

而诸葛亮,可是一天干八个小时的狠人。

不等两人唠太久,门外一众文武便也相继来到府内。

马上过年,加之南方中原和关中的缓冲区形成,外派的大将也都能趁机回来休整一番。

望着越发充盈的将军府,段尘心中感慨。

自己这也算是搞出来的“众正盈朝”的局面了吧。

在场者,文臣有:

内阁首辅简雍、内阁次辅诸葛亮、内阁阁老辽州刺史代昌黎郡守阳仪。

各军军师:将军府军师破虏军军师郭嘉、将军府军师辽东军军师徐庶、将军府军师燕云军军师许攸、将军府军师西凉军军师贾诩、将军府军师徐州军军师陈宫。

年末回昌黎述职的:西州刺史陈登、北洲刺史王烈、平洲刺史方平、幽州刺史田楷、冀州刺史高柔、(迁)并州刺史邴原、(迁)青州刺史管宁、荒州刺史蒙哥可汗。

还有主要担任下属各部尚书的:李旺和、陈星明、张明阳等探索者人才。

在场着,无一人不是二流文士以上,一流文士甚至占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