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如何灭蜀?(第2页)

袁绍听后再笑道:

“孝直,此事我早已经安排,在战前,我便命公与建立了信息传输网络,其天赋升级之后,如今已经可以构建群聊,实现内部通讯,可惜孝直参与较晚,只能等到远在襄阳的公与回来,才能进入了。”

全部的信息沟通,就只能通过沮授来进行,虽然在群聊里面,袁绍可以直接和沮授,田丰等人联系,但却不能单独拉人,也不能单独联络未曾加入的法正。

这也算是缺陷之一了。

“既然如此,一旦有任何事情,主公需要与我保持联系,微臣不才,却也愿意为主公谋划一二!”

眼见袁绍并非贸然北上,再向当初一般冒冒失失,法正也是松了口气。

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基础,只有在辽东的情报碾压之下谋求那一线生机,法正才有信心,和那些同为当世一流谋士抗衡。

“这是必然,有了孝直谋划,我此行也多了几分把握。”

袁绍说话很严谨了,现实让他不得不严谨,或许这次,是会有些不同吧。

······

长安城外,骑兵掀起阵阵尘土,身后陆军下了火车站,拿起武器装备,入城休整。

如今,整个长安城被改造成为了一座前线的军事营地,内部校场,军营,食堂,装备库等等应有尽有。

通过各条道路,联通整个北方。

北方宫殿外,一座不算起眼的屋舍,却是辽东军、西凉军的中心之指挥部。

里面,电灯之下,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布置这整个西线的军事据点,和南方蜀地的情报信息。

场内,关羽坐镇中央,为西线统帅,麾下将领已经全部入内。

营帐内,有贾诩、徐庶等顶尖谋士,也有一些辽东出身培养的二三流文士参与协商,其中不少是年轻面孔。

自段尘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对此地改变巨大,早先青史留名的名臣自是不少,但辽东本土的谋士也有了发展空间。

很多人,都是随着时代机遇乘风而起,所谓沛县集团,凤阳集团,或是如此。

“我们在蜀地的情报网络被捣毁大半,且敌人掌握了精神力屏蔽的手段,很显然能接受到甚至改造我们的信息,至少往后,我们的远程联络,不可轻信。”

开口的是个年轻人,戴着个眼镜,年纪轻轻,却头发稀疏,穿着一身文士袍,显得极为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