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不固守,又如何?(第2页)
尽管到了这个时候,郭图仍然对和平谈判念念不忘。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想法,也是蜀地世家们的共同呼声。
袁绍的人心基础,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段尘在北方大肆屠杀世家的行为之上。
这使得南方的世家们对段尘心生恐惧,不敢让他越过长江,进入南方。
因此,他们才会拼命地支持南方的军阀,以抵御段尘的进攻。
然而,如果不是因为段尘的残暴行为,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或许是曹操攻打荆州——传檄而定!
袁绍并没有直接回应郭图的观点,一众将领们也似乎没有太多争吵的心思。
经过一番讨论后,他们最终还是将话题转回到了具体的作战方案上。
鞠义一脸凝重地对主公说道:
“主公,固守待援确实是一种可行的策略,但我们不能忽视辽东势力的强大。单靠汉中地区的民心所向,恐怕难以长久坚守。
因此,我建议在城外保留一支军队,平日里不断地对秦岭一带进行骚扰,破坏其后勤补给线;或者设法打通汉水,与曹军援兵取得联系并接应他们。”
这其实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他们虽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敌人正面交锋,但边打边跑、灵活机动的勇气还是有的。
然而,田丰却皱起眉头,上前一步说道:
“这里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我们的军队中并没有太多的骑兵,反而以步兵为主,而辽东则拥有大量机动性极强的骑兵。所以,想要通过牵制来对抗他们,恐怕是难以实现的。”
田丰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神话三国里,地形已经不再像传统历史中那样成为绝对的阻碍。
骑兵不仅可以在山地行军,还能够在森林中穿梭自如,甚至比坦克等机械化部队还要灵活机动得多。
也正因如此,原本应该是北方势力难以逾越的蜀地,如今却成了最大的突破口。
张鲁,一个面容和善的胖子,一身文士打扮,实则统领着袁绍麾下最为精锐的太平军,可谓是袁绍能够入主蜀地的最大股东。
如若不是其本身影响力不如袁绍,恐怕自己就能称霸蜀地。
这位在历史上,也是两晋南北朝道教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按照历史轨迹应该投降曹操,可惜早先被在关中的袁绍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