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逼迫孙策入小水道(第2页)

周瑜站在一旁,神情严肃地说道:

“主公,如果走海路,我们虽然有广阔的海洋作为退路,还能更好地发挥江东舰船的优势。然而,如此一来,我们就无法从淮河进驻寿春。一旦敌人大军直插江淮,我们的支援将会变得极为缓慢。”

孙策的目光落在周瑜身上,他知道周瑜所言不无道理。

走海路虽然相对安全,但却需要绕一个大圈,而且相比长江水道,淮河实在太过狭窄。

一旦辽东的大军杀来,他们根本无法让主力水军走淮河,否则很可能会被辽东大军阻击围杀。

这样一来,江淮防线将至少面临 10 天的空档,只能等待江东水军绕过整个江淮才能得到支援。

孙策陷入了沉思,他在心中权衡着利弊。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主意,开口问道:

“不如我留下甘宁的江夏水军配合程普、黄盖的留守水军防守江淮,我军再从海上绕袭如何?”

这个计划既能保证江淮防线的安全,又能让主力水军从海上绕袭,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

这个方案一经提出,周瑜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眉头紧皱。

而站在一旁的庞统,心中的顾虑愈发沉重,忍不住开口道:

“主公,绕袭青州需要绕过整个徐州,这中间的补给线虽然可以通过海上支援,但如果辽东的那个第六水军稍有战力,我们选择避战,那么我们的后勤补给很可能会被切断。这样一来,我们的处境将比孤军深入还要危险啊!”

张纮的脸色同样凝重,他语气严肃地说道:

“目前的情况是,徐州已经没有百姓,而青州却有百姓,这意味着青州的常备守军更多,攻城的难度也更大。如果我们从海上绕袭青州,虽然水军能够占据优势,但是很难制造出大规模的声势,战略目标也难以实现。还请主公三思啊!”

三位谋士,周瑜从江淮防守的角度提出质疑,庞统则从后勤补给和具体作战的角度表达了忧虑,而张纮更是从战略目标的达成以及战略全局的通盘考虑出发。

他们各抒己见,风格迥异,却让孙策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