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大宋的危机(第2页)

他们身披重甲,手持利刃,与儒家文士相互配合,使得城墙上的防御力和攻击力都大大增强。

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只见一片苍茫的平原延伸至天际,仿佛没有尽头。

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泥土的芬芳,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

而在城墙之下,一队队士兵整齐地排列着,目光坚定而锐利,气氛为之肃穆。

文武相融,两宋并立,强国诞生。

也是依靠这种战力提升,大宋虽不善扩张,却也是在短短数月,收拢海东域各大小国家,乃至传奇级秘境的各大部落,将城池修筑到了边境。

大宋的疆土广袤无垠,国力强盛,然而面对城外驻守的这支虎狼之师,却显得如此无力。转瞬间,那曾经的靖康之耻仿佛就要在眼前重现。汴京城的皇宫规模虽小,但此刻却挤满了群臣,他们争吵不休,难以做出决断。

“敌军实力强大,短短一月便横穿半域,连破数十城,如今大军围攻都城,实在难以与之抗衡啊!”有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不如现在出城劝降,签订和平条约,双方重归于好,或许能够退兵。”另一些人则提出了求和的建议。

主战、主和、主降的声音此起彼伏,而更多的人则希望能够避让。皇位上,仁宗赵祯望着台下的纷乱,心中焦虑万分。

他回想起自己从后世君主那里了解到的历史,靖康之耻的惨状不断在脑海中浮现。难道真的要在他的统治下再次上演这一幕吗?

越是思考,他的心中便越发恐惧,原本因获得仁君之名而得意洋洋的心情,此刻也荡然无存,只剩下无尽的害怕。

赵祯的目光在群臣中游走,他看到主和之人越发肆意,就连主降的声音也愈发响亮。就在这时,一声怒吼在殿内响起:

“都别吵了!”众人的目光纷纷被吸引过去,只见一位清瘦的文士从人群中走出。他周身文气四溢,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俨然达到了儒道巅峰之境,竟然是八阶!

这可是传奇级一流文士的水准,即便是在两宋的体系中,八大家也不过是七阶而已,此人却能达到八阶之境,在大宋恐怕当世无人能与之匹敌了。

来人正是范仲淹,这位长期在西北坐镇的名臣,相比群臣,对战事多些认知,心中也多些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