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斗篷与作战平台(第2页)

段尘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他走到那位年轻战士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勉励道:“好好干,等立功了,我亲自为你封将!”

那战士听后,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快步上前,行军礼,然后声音洪亮地说道:“多谢陛下!”

段尘看着他如此懂礼数,不禁感到惊异,心想这战士多半是世家子弟出身。于是,他好奇地询问:“你叫什么名字,为何这么小就上战场了?”

段尘仔细打量着眼前的战士,估计他年纪不过十五左右,在这个年纪,本该是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孩子,却已经踏上了残酷的战场。

战后,段尘开始着手裁撤士卒。在普通军队中,他果断地将二十岁以下和四十岁以上的士兵全部裁撤。

长期的战乱,使得大批老人和孩子被征为军,他们本就缺乏足够的战斗力。如此大规模的裁撤,人数竟达数十万之多。

然而,对于精锐部队,段尘却放宽了标准。

他只裁撤了十五岁以下和五十岁以上的士兵,而这几十万精锐部队中,仅仅裁撤了数千人,而且都是年纪较大的士兵。

这些被裁撤的士兵,有的被安排到军校,将自己的战斗经验传授给年轻的一代;有的则被安排到营地,充当教官,为军队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有的老兵实在无法继续战斗,段尘也没有亏待他们,为他们安排了丰厚的退休金,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

有了这样的榜样,辽国军队的士气一向高昂。

加之辽国赏罚分明,又确立了完善的军功爵制度,为士兵们提供了一条明确的上升阶梯,因而尚武精神浓厚。

此时,这位小战士,站在段尘面前,毫无畏惧之色,不卑不亢地说道:“我叫邓艾,家住南阳。”

段尘一愣,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随意的一问,竟然引出了未来的名将,能在如此小年纪进入史诗军团,加之名字和地域,应该是邓艾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