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二贷 作品
第672章 见闻(十)(第2页)
这是教化之功啊!
李明远身躯一震,心中震撼!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便十分的重视教化,不说别的,就说朝廷对官员的政绩评定,其中便有教化这一项。
也就是说,教化这件事,是关乎夏国官员考核的。
所以无论是读书人,还是官老爷,都十分的重视教化。
不过他们重视的教化从来都和普罗大众没有什么关系,夏国无论是私塾还是官学,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都是没有机会就读的,就好像曾经的李明远一样,哪怕他有向学之心,也只能在私塾外偷听老师的讲课,若不是私塾的老师生了爱才之心,李明远哪怕再喜欢读书,也无法走上读书考功名的道路。
可像李明远这样的,夏国又能有几个呢?
毫不夸张的说,夏国九成以上的平民出身的孩子都是没有机会读书的,科举考功名对于他们而言根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唯有富贵阶层出身的孩子,才有读书的机会。
可在陈家村这里,李明远却看到了一副截然相反的景象,“学堂”这种本该与普罗大众没有任何关系的东西,在陈家村却是每个孩童都可以进去读书,而且读书还是免费的……
这让李明远心中格外的复杂,作为一个心系百姓的读书人,他在当官期间也曾想过要大兴教化,让所有的治下孩童都读上书,让他们获取知识,不再愚昧一生。
只可惜……他的能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做到像陈家村这样,让每一个孩童都能免费读书。
毕竟……在夏国这片土地上,知识的价格是极其高昂的,笔墨纸砚的花销,足以让老百姓倾家荡产。
而且,读书对于寻常老百姓而言也没有任何用处,因为读书的出路几乎只有考科举当官这一条,而科举的录取率……低的令人发指,寻常百姓的孩童别说金榜题名了,考个童生、秀才都难如登天。
这种情况下,老百姓自然不可能让自家的孩子读书,因为那是看不到任何回报的事情。
“这陈家村,当真人人可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