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上马 作品
第405章 侦察兵被吃了
张建国纳了闷,考古队直奔大窝岭,说明他们掌握到一定的信息,这大窝岭里有古墓,但是具体的地点并不知情。
这样的信息或许来自于口口相传,也可能来自于某个古典文集的只言片语。
但是考虑到京城考古队的实力,这大窝岭里有古墓算是实锤了。
毕竟当初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这伙人因为形势所迫,很多都转头被招安,成为官盗。
实力还是极为强横的。
山川湖野,稍微扫一眼,便知道墓地的大致位置,然后再下几个洛阳铲,便能找到古墓。
而他们在大窝岭忙活一两个月都没结果,或许是因为大窝岭实在是太大,而且风水宝地多,跟满天星似的,探不完。
秦守业还算是有点本事,能根据自己的回忆,把当初考古队所探查的地儿全部画到日记本上。
张建国稍微看了看,什么熊瞎子狗、麋鹿谷、青羊岩都去过,唯一没去的便是当初抓林蛙的林蛙沟。
但是想想也确实没去林蛙沟的必要。
自古以来,在殡葬界流传着一句话,“坟有三不葬,后代才能旺。”
其中第一条便是不葬在低洼积水之处。
风水学中,水为阴,一般聚集起来,那便阴气郁结,难以消散,形成聚阴池。
而聚阴池一旦形成,不仅仅会造成墓地结构不稳定、尸体腐烂,甚至被水泡,而且影响子孙气运。
虽然有一些剑走偏锋之高人,为了蹭大川之气运,把墓地修在名流旺川旁,但也做了极多的功课,比如防水、排水等等。
这林蛙沟的水沟最宽处不过五六米而已,绝大部分不足两三米,实在跟气运挂不上钩,所以并没有任何必要来冒着风险蹭。
所以,如果张建国是考古队的专家,他也放弃林蛙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中规中矩的风水宝地。
就在张建国收好日记本,跳出空间之时,他借着月色,看到田埂之间有水流流动。
貌似有黄鳝打了洞,水哗啦啦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