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仿造太阳之光(第2页)
“狗子,懂了没?”
狗子沮丧,硬是挤出一滴眼泪,挂在眼角,回答道:
“狗子听不懂哎!怎么办呢?”
狗子这句话里面没有嘲讽的味道,确实是真情流露;孙浩然有了底气,心里面偷笑,脸上同情:
“狗子别急,多听几遍,或许就能听懂!”
狗子闭目养神,打坐入静,不知道是关了狗脑子的电源,还是在盘算什么深刻的问题。过了一会儿,狗子突然跳起来,差点碰到房顶;狗身还在空中的时候,便大喊大叫道:
“狗子悟道了,狗子悟道了!”
艾霓正好走进来,诧异地问道:
“狗子悟道什么了?”
狗子竖起狗爪,狠狠地说道:
“狗子悟道了宇宙学之路!”
孙浩然不耐烦,催促道:
“别卖关子,赶紧说!”
狗子洋洋得意,说道:
“狗子发现,你们要是多说几句‘换句话说’,狗子我一定能领悟!”
艾霓很感兴趣,答应道:
“狗子放心,下一次讲课,我一定翻来覆去地‘换句话说’。”
艾霓的飞行器源于柯刻的宇宙路,与太阳之光相比,制作方法相近,性能相差很远,根本没有吞噬外部物质的能力。孙浩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一直都在思考,为什么?
思考的时间长了,孙浩然得出一个莫名其妙的结论,也就是曾经试图给狗子讲清楚、却一直讲不清楚的问题。
这个结论没有缜密的逻辑推理,就是感觉、直觉:与人一样,每个黑洞的体质都不相同,在成长过程中,对食物的需求,千变万化。
很有可能,这就是区别!具体来说,问题可以归结为制造黑洞的配方,以及周易动力学的参数设置。或许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描述、界定各元素、各子系统、孙系统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仁、义、礼”,设置不合理。
应该怎么做、怎么调整呢?孙浩然得出一个无比重要的结论,还是要靠感觉、直觉。艾霓与孙浩然多次探讨之后,也认可了“感觉”之说;本身,宇宙学不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吗?艾霓飞行器与太阳之光相比,恰似狗子与孙浩然做????面的区别,工程味道太浓,缺乏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