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我是大神 作品

第737章 招生进行中(第2页)

现在粮食产量提高了,百姓手里有余粮了,心思也就活泛了。

抽空养点儿家禽家畜,没事儿去割草喂养,养大了不管是自己吃,还是卖了创收,都是不错的选择。

尤其是江南地区,商人赚钱了,就业岗位就多。

朱吾适又成立了工商局,不定期去调查,凡是发现 恶意压低工人工资,甚至克扣工资,欠薪的行为,都会第一时间制裁。

工人赚钱了,自然也愿意改善伙食,农民 喂养的家禽家畜不怕卖不出去。

这就是共同富裕,朝廷赚得不少,商人也很多,工人和农民虽然少了点儿,但是也比以前好多了。

朱吾适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发展大明的同时尽量缩短贫富差距。

这个其实很难办到,所以朱吾适说的是缩短。

怎么缩短,他心里也只是有一个大致的想法。

提高商税,尽量找到一个商人会肉疼,但是又不至于打消赚钱积极性,甚至造反的点儿。

一步步提高工人的工资。

这样的话,商人和工人的生活都会变得更好,虽然商人可能拿到了大头。

然后用收上来的商税搞基建,减农民的赋税。

朝廷想发展,税收是不能少的,可是大明的农民太穷,抗压能力太差,再加税就是要他们的命。

那这个税就只能加到其他地方。

加到商人身上,商人肯定也是不乐意的。

加到工人身上,工人也没几个钱,自己能吃饱就不错了。

所以必须先把盘子做大。

土地就那么多,产量短时间内提高不了太多。

只能从商业方面下手。

商业发达了,商人才能赚得多,他们赚得多了,加商税就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了。

经营国家其实就是在找平衡。

这里不行,就从那边挪一点儿过来。

但是一定要注意度,如果只逮着一方压榨,最后必然出问题。

就像原历史的大明,最后受伤的都是农民,农民实在受不了了,必然会反抗。

经营国家就跟种韭菜一样。

这里的韭菜长势好,那就割几把,那边的韭菜长势不好,就让它再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