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我是大神 作品

第793章 盐票

“不仅要核实人口,发有防伪标识的盐票,还要专门设立官盐零售点。 防伪标识好说,咱们有现代的机器嘛,做点儿盐票成本很低的,大明还没人能仿制出来。

核实人口也可以官盐零售点的人去干。

那一个零售点怎么也得十个人吧。

前期十个人一起去将下去所有人登记造册,分发盐票。

后期卖盐。

最少没个县也得多增加十个领工资的人。一个县十个人,整个大明要多少呢?

第二,运输成本和仓储损耗。

官盐从产区晕倒全国,就大明现在这烂糟糟的 官道,慢得跟蜗牛一样,需要多少成本?

取消了盐引后,边关的军需物资也需要自己运输,这又是多少成本?

第三,腐败问题。

盐票如果开始施行,那就是硬通货啊,甚至可以当钱来用。

如果工作人员可口盐票倒卖呢。

又或者勒索百姓,给钱才能领到盐票。

所以就需要一个能够及时响应的监察部门。

这又是不小的开支。

最后,大明取消私盐,那官盐为了增加利润 ,会不会压榨盐的进口价?

那灶户生活困顿,饭都吃不起了,他们还愿意干活儿吗?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突然取消盐商,那依靠盐商吃饭的人怎么办?他们是不是要失业了。

他们失业了,就会变成流民。

想要不依靠盐商,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你现在能解决的了吗?”

朱元璋发现朱吾适也不是对大明漠不关心嘛,起码在盐商这件事儿上,朱吾适还是做了了解的。

他说的这些问题,还真就是眼下大明面临的问题。

大明离不开盐商。

朱元璋也不走了,站在路边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早在大明刚建立的时候,他就深入了解过这个 问题。

最后搞出了开中法。

这个方法不是最好的,却是现阶段最适合大明的。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人试图改革,然后都以失败告终了。

蔡京钞盐法,结果盐价暴涨十倍,假盐引泛滥,导致朝廷财政枯竭。

这也是 方腊起义的导火索之一。

后俩万历年间也搞过袁世振纲法。结果就是,盐商垄断加剧,盐价飙升引发明末盐民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