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书韵 作品

第192章 田埂上的思绪(第2页)

那时候,没有卖馒头和小菜的。都是回家自己做着吃。也不知道咋的,大家都不觉得累。

那时候穿得衣服,也是抽空偷闲的手工做的。

社员家里盖房子,也是队长带着大家一起去盖,也不管饭,也不要钱,生产队里还给社员们记着工分。

工分就是每一天的劳动记录。

一天是十工分。如果有人请半天假,就记录5工分。

工分攒多了,到了粮食下来,生产队里就按照每一个家庭里的工分分配粮食。

到了年底,再按每一个家庭里的总工分去分配钱。

生产队里也种着菜园子,菜园子里有:西瓜、西红柿、甜瓜、韭菜、茄子、芹菜、辣椒……等各种蔬菜应有尽有。

社员们天天会分菜。也安排社员到处赶大集卖菜,这样社员们增加钱的收入。

有时候,社员们也吃大食堂。

……。

以后分田到户了,人的思想也开始变了。

慢慢的,到处充斥着铜臭味。

互帮互助的融合性渐行渐远。

大家开始以自我为中心,不再宣扬共产共富的思想。

唉!慢慢的 ,社会上出现了唯有金钱才是万能的。很多人也不孝顺父母了。

很多年轻人也不想着养老,大部分人都开始嫌弃老年人了。

一些父母老了就没有依靠了。

他们要钱没有钱,要吃的没有吃的,就只能开始去垃圾箱里捡垃圾卖钱维持生活。

蓝儿想到奶奶说的这些,心里生出一些气愤。她气愤那些不孝之人的绝情行为。

她心想:“社会还需要大力宣传以德养人,才能使社会的正能量闪闪发光。”

“蓝儿 ,在想什么呢?半天看你没有动静了。”奶奶轻轻的推了一把蓝儿。

蓝儿被奶奶一推,从回忆中走出来。

“奶奶,我在想你过去给我讲的事情呢。”蓝儿朝奶奶笑着。

“哦,这样啊。”奶奶说道。

“奶奶,您教会了我农业知识,教会了我做人,还学会了我尊重自然。”

奶奶朝她慈祥的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