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斌有理被注册 作品

第511章 众议院组建(第2页)

不过,现在可能就是看见金陵花了,但此时处于长安街上,倒也应景。

行至应天府衙前,堵胤锡忽然抬手示意队伍停下。

只见府衙门口摆着三张雕花桌案,上面分别放着笔墨、官印与一坛美酒。

这是游街的老规矩:新科进士需在此处留下墨宝,盖印留念,再饮下 “琼林御酒”。

只是以往是顺天府衙门,现在是应天府衙门。

张煌言提起狼毫,在宣纸上挥毫写下 “忠勤报国” 四字,笔锋苍劲,婉若游龙。

“好字,不愧是状元郎,这字可是本官今日的报酬,哈哈,小胡,将字小心收起来,找南京最好的师傅表好,本官要悬于中堂。”堵胤锡眉开眼笑,哈哈大笑道。

“大人错爱,下官承受不起。”张煌言急忙谦让道。

“哎~状元郎真迹还不值得本官收藏?走吧,继续。”

酉时三刻,游街队伍回到国子监。张煌言下马时,看见太学门前早已立起新科进士题名碑,工匠们正用朱砂在碑上描红。

众进士挨个伸手抚过碑上自己的名字,触感粗粝,却又带着几分灼热 ------ 这一笔一划,刻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大明朝在风雨飘摇中仍未断绝的文脉。

今日,绝对是他们最风光的一天,各种羡慕,赞叹,追捧,让他们差点儿迷失其中,这一刻,以往十几数十年的苦读,算是都值得了。

此处风光暂且不做多表。接下来,就是他们几天的休整时间,簪花礼,琼林宴,走亲访友,准备住行。

之前到京师会试,除了南京本地仕子,其他的都是暂驻客栈或者会馆,现在要在京师长期为官,最短估计都要一年往上,再住在客栈会馆就不合适了。

居京城大不易,很快,很多人就要忙于柴米油盐酱醋茶了。

四月初九,谨身殿朝会。

“陛下,众议院修建完毕,掌院学士黄学士上奏请建制,请陛下圣裁。”倪元潞主持道。

“哦?终于办妥了?黄师傅可有名单奏上?”朱慈烺也是好奇,黄道周搞了多少人进来,当时定的最低的院士,都是正五品,级别可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