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斌有理被注册 作品

第531章 顺势而为(第2页)

毕竟,被逼的狗急跳墙的成国公前鉴就在眼前,若是现在山东河南前线的两个国公或是其他勋臣再次被建奴策反,清军骑兵跨过北方天险,后果不堪设想啊。。。

一瞬间,朱之瑜就冷汗连连,瞬间认识到了自己站的高度不够,看待此事确实欠妥。

“臣惶恐,未能从全局考虑,所见偏颇,请陛下治罪。”朱之瑜请完罪又接着道:“然外戚之鉴,臣认为还是不可不防。”

“臣请陛下下旨,入宫后妃之勋臣家族,不得有人掌京畿兵权,以为定制,不若,必有祸患滋生,以后若有皇嗣,难免有人滋生恶念,请陛下应允。”

‘嘶。。。’大殿内,闻听朱之瑜之言,吸气声连连,不少人倒是有些佩服朱之瑜的坚持了,好一个顽固分子啊,这是公然把勋贵当贼防啊。

“你好大的胆子,朕已释明缘由,非朕喜恶,实乃为国,你竟还如此擅加揣测?国朝立嗣,自有典度,岂容权柄可左右?”

“勋臣浴血,为国征战,若是如此,岂不寒了勋臣和武将之心?那朕此举,意义何在?岂非画蛇添足,平添烦恼?”朱慈烺也是气的拍案而起,斥责喝问。

“有陛下今日之言,臣以为,勋臣自当明白陛下的拳拳爱意,但防微杜渐,消除弊患乃臣子本责,若是勋臣记恨,臣愿一力承担,与陛下无关。”

“若是陛下不答应,臣相信,万千臣僚皆不放心,还请陛下顺众意,对勋臣外戚加以制约,方可安人心,若是陛下不允,臣愿请辞,以明公心谏治。”朱之瑜却是并不妥协。

如此行事,本为文臣常用之道,更有死谏者,但妙宇朝实属别开生面,头一遭。

朱慈烺的大权独断,这是第二次有人力争,不过还好,不是像上次孔氏案一般,满朝反对。

这次倒不如上次激烈,现在,只朱之瑜一人态度强硬,诤谏不屈。

朱慈烺气结,跌坐龙椅,无语的拍了拍额头,颇为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