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道小写师 作品

第238章 百草堂之南瓜子

南瓜子传奇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青石铺就的百草镇街道上泛起粼粼水光。百草堂的门楣在雨雾中若隐若现,金字招牌下飘着淡淡的药香,那是当归、川芎与陈皮混合的气息,裹挟着秋日特有的凉意,飘散在潮湿的空气中。

推开雕花木门,药柜上整齐排列着上百个贴着烫金标签的小抽屉,\"黄芪党参茯苓\"……每一个标签都透着岁月的痕迹。柜台后面,身着藏青色长衫的百草堂少东家王宁正在仔细称量药材,剑眉星目,鼻梁高挺,一双深邃的眼睛里透着医者特有的沉稳与睿智,袖口和衣襟处沾着淡淡的药渍,仿佛是他行医路上的勋章。

\"哥,又有三户人家来问诊了。\"清脆的声音从里屋传来,王雪抱着一摞医书快步走了出来。她身着淡绿色短衫,梳着利落的双髻,腰间挂着一个小巧的药香荷包,走路时轻轻晃动,散发出清新的香气。十六岁的她,已经能熟练地辨认大部分药材,协助兄长处理药堂事务。

\"还是孩童腹痛的病症?\"王宁头也不抬地问道,手中的戥子精准地称量着枸杞。

\"是啊,最近半个月已经接诊二十多例了。\"王雪皱着眉头,\"那些孩子个个面黄肌瘦,夜里还总喊肚子疼,看着就让人心疼。\"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位农妇抱着孩子冲进药堂,满脸泪痕:\"王大夫,救救我家虎娃吧!这孩子已经三天没好好吃饭了,夜里总说肛门痒,我昨晚借着月光一看,好多白色的小虫子在爬……\"

王宁立刻放下手中药材,将孩子抱到诊台前。他仔细观察孩子的面色、舌苔,又询问了饮食起居,心中渐渐有了判断。\"大嫂莫急,孩子这是感染了蛔虫和蛲虫,并非疑难杂症。\"他轻声安抚,目光却透着凝重。最近接诊的病例症状太过相似,普通的驱虫药方却收效甚微。王宁陷入沉思,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药柜顶层,那里放着一本泛黄的古籍——《本草拾遗补录》。他心中一动,快步上前取下古籍,快速翻阅起来。

\"找到了!\"王宁的声音中带着惊喜。书页上清晰记载:\"南瓜子,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可杀虫消积。治绦虫、蛔虫,取南瓜子适量,研粉服用,小儿减半。\"

王雪凑过来,眼中满是疑惑:\"哥,用南瓜子驱虫?我们从未试过,能行吗?\"

\"古籍所载,必有其理。\"王宁目光坚定,\"且南瓜子性平味甘,药食同源,即便无效,也不会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只是……\"他顿了顿,\"眼下正是南瓜收获时节,可我们库存的南瓜子不多了。\"

\"我这就去找张阳叔想办法!\"王雪说着就要往外跑。

\"等等!\"王宁叫住妹妹,\"先去库房清点存量,我写封信给药材商人钱多多,看看他那里有没有货源。\"

此时,里屋传来轻轻的脚步声,王宁的妻子张娜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茶走了出来。她身着淡紫色长裙,温婉娴静,眉眼间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柔美。\"先喝口茶润润喉吧,看你们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她将茶碗放在桌上,又转向农妇,\"大嫂莫急,王宁医术精湛,定会治好虎娃的病。\"

农妇感激地点点头,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多谢夫人,我们一家就指望王大夫了。\"

百草堂后院,药师张阳正在仔细检查新到的药材。他年约五旬,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双手粗糙且布满老茧,指缝间还沾着褐色的药渍,这些都是他几十年与药材打交道留下的印记。

\"张阳叔,哥要大量采购南瓜子,您看钱多多那里能行不?\"王雪急匆匆跑来。

张阳沉吟片刻:\"钱多多这人虽然精明,但一向信誉不错。只是最近孙玉国的药铺和他往来频繁,不知会不会……\"他没有说完,但王雪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担忧。

果然,当钱多多的回信送到时,王宁皱起了眉头。信中称南瓜子货源紧张,价格要比平时高出三倍,且供货时间无法保证。

\"这定是孙玉国在背后捣鬼!\"王雪气得跺脚,\"他就见不得我们好!\"

王宁却很冷静:\"生气无用,当务之急是想办法筹到南瓜子。张阳叔,您在镇上人脉广,能否帮忙打听谁家还有存货?\"

\"我这就去。\"张阳披上蓑衣,冒着雨出门了。

王雪也没闲着,她带着几个伙计,挨家挨户走访周边村落。\"大娘,您家还有晒干的南瓜子吗?百草堂高价收购,用来给孩子们治病。\"她甜甜的笑容和真诚的话语,打动了不少村民。

然而,就在百草堂四处筹药时,一场针对南瓜子的谣言正在镇上悄然传开。

\"听说了吗?百草堂要用南瓜子给孩子驱虫,这不是胡闹嘛!\"

\"就是就是,南瓜子吃多了要伤脾胃的,王宁这是拿孩子的性命开玩笑!\"

\"还是孙大夫靠谱,人家新研制的驱虫药,见效快,没副作用……\"

这些话,像瘟疫一样在镇上蔓延开来。原本信任百草堂的村民,也开始犹豫了。

孙玉国的药铺里,他正翘着二郎腿,听着手下刘二狗的汇报。孙玉国四十出头,身材微胖,油光满面,一身绸缎长衫,手指上戴着硕大的玉扳指,处处透着暴发户的气息。

\"掌柜的,谣言已经传开了,不少人都来买咱们的药。\"刘二狗谄媚地说。他身形消瘦,尖嘴猴腮,眼神中透着狡黠。

\"做得好!\"孙玉国得意地大笑,\"百草堂这次不死也得脱层皮!那些所谓的'特效驱虫药',不过是些淀粉加香料,成本低廉,利润却高得惊人。\"

\"可是……万一被发现……\"刘二狗有些担心。

\"怕什么!\"孙玉国瞪了他一眼,\"只要百草堂的南瓜子治不好病,谁还会在意我们的药?\"

另一边,百草堂内气氛凝重。前来问诊的人明显少了,偶尔有人来,也是满脸疑虑。

\"王大夫,这南瓜子真能驱虫?\"一位老者试探着问。

\"老伯放心,此药方出自古籍,且南瓜子性平无毒,对孩子身体无害。\"王宁耐心解释,\"若您信得过,可先取三日药量试用,分文不取。\"

老者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接过了药包:\"冲着王大夫的医德,我信你!\"

王宁将收集来的南瓜子仔细挑选,剔除坏籽,然后用石臼研磨成粉。他特意加入了一些蜂蜜,让药粉口感更好。

\"小妹,去请虎娃来试试这新药。\"王宁对王雪说。

虎娃来了,看到黑乎乎的药粉,皱着眉头不肯吃。\"虎娃乖,这是甜甜的芝麻糊,吃了肚子就不疼了。\"张娜温柔地哄着,终于让虎娃服下了药。

接下来的几天,王宁时刻关注着虎娃的情况。第三天清晨,农妇喜极而泣地冲进药堂:\"王大夫,虎娃昨晚排出了好多虫子,今早胃口也好了,能吃一大碗粥!\"

这个消息迅速传开,原本犹豫的村民纷纷来到百草堂求药。看着孩子们逐渐恢复红润的小脸,王宁心中充满欣慰,但他也知道,这场较量还远未结束……

雨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百草堂的屋檐上,药香在空气中愈发浓郁。王宁望着忙碌的药堂,握紧了手中的《本草拾遗补录》,眼神坚定。在中医药这条路上,他将继续前行,用自己的医术守护一方百姓,也让更多人了解中药材的神奇功效。

孙玉国药铺前,挂着崭新的红绸招牌,\"特效驱虫神药,药到虫除\"几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柜台前挤满了人,刘二狗正唾沫横飞地推销:\"各位父老乡亲,这可是孙掌柜祖传秘方,吃下去立竿见影!\"他晃着手中漆黑发亮的药丸子,眼角余光瞥见街角匆匆而过的王雪,嘴角勾起一抹阴笑。

药铺后院,孙玉国正对着账本笑得合不拢嘴。泛黄的宣纸上,密密麻麻记着购药者的姓名,短短三日入账竟是往常半月的数目。\"哐当\"一声,他将算盘推到一旁,肥厚的手掌重重拍在檀木桌上:\"刘二狗,去备些好酒,今晚好好庆贺!\"

话音未落,里屋突然传来孩子的啼哭。孙玉国皱起眉头,掀开门帘,只见一个农妇抱着孩子跪在地上,孩子小脸涨得通红,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滚。\"孙大夫,求您救救我儿!\"农妇声音颤抖,\"吃了您的药,孩子非但没好,反而上吐下泻,腹痛难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