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道小写师 作品

第252章 百草堂之牵牛子(第3页)

暮色降临时,王宁、林婉儿和王雪三人潜入后山。潮湿的山风卷着腐叶,在岩壁上投下扭曲的阴影。林婉儿的银铃发饰突然发出细微的嗡鸣,她指着一处藤蔓覆盖的山壁:“就在这里。”王雪抽出腰间短刀劈开藤蔓,露出一扇布满青苔的石门,门上刻着缠绕的牵牛花纹样。

石门开启的瞬间,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洞内烛火摇曳,照见石壁上密密麻麻的刻痕——竟是历代药工记录的炮制秘法,其中一幅壁画尤为醒目:一位医者将牵牛子与神秘草药混合,下方写着“水饮重症,需以毒攻毒”。

“这些刻痕至少有百年历史。”林婉儿轻抚石壁,眼中闪过惊讶,“但这秘方...为何从未在医书上记载?”她的话音未落,洞深处突然传来锁链响动。王雪举着火把冲上前,却见石台上躺着个浑身是伤的人,竟是孙玉国的管家!

“别...别靠近...”管家挣扎着爬起,眼中满是恐惧,“秘窟深处...有活尸...”他的声音戛然而止,脖颈处浮现出诡异的青斑,整个人瘫倒在地。王宁蹲下身查看,发现尸体口腔内残留着黑色药渣,正是未经炮制的生牵牛子与某种剧毒草药的混合物。

“有人故意在此实验禁忌之术!”张阳药师不知何时出现在洞口,手中捧着从孙玉国书房搜出的手记,“孙玉国妄图改良牵牛子的毒性,却酿成大祸...”他的声音突然颤抖,“这些年来后山失踪的采药人,恐怕都成了他的牺牲品!”

洞内突然传来轰隆巨响,岩壁开始崩塌。林婉儿眼疾手快,甩出藤蔓缠住众人:“快走!秘窟要塌了!”众人跌跌撞撞冲出洞口时,身后传来惊天动地的轰鸣,整座山壁轰然倒塌,将百年秘窟永远封埋。

回到百草堂,王宁连夜翻阅古籍,终于在一本残破的《毒经》中找到记载:“牵牛配鬼臼,虽能速效,然毒性暴烈,非大医不敢用。”他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想起秘窟中的壁画,心中涌起一股寒意——孙玉国恐怕早已发现了这个禁忌秘方,妄图用毒性更强的药剂控制病患,以此垄断生意。

此时,钱多多突然登门,绸缎长衫皱得不成样子,额头还贴着膏药:“王掌柜,我愿将孙玉国勾结山匪的账本交出!只求您...”他的话被王宁抬手打断。王宁从药柜中取出精心炮制的牵牛子,目光坚定:“药材本无善恶,关键在于人心。你若真心悔过,便帮我将这些药送到邻镇,那里也有不少水肿患者。”

钱多多愣了愣,接过药包时,指尖触到王宁掌心的老茧。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为何百草堂能在困境中屹立不倒。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青河镇时,百草堂门前又排起了长队。王宁看着王雪为村民分发汤药,张阳药师仔细称量药材,张娜为孩童包扎伤口,林婉儿则站在屋檐下,望着远方若有所思。

青河镇的深秋,银杏叶染黄了街巷。百草堂的屋檐下,新晒的牵牛子在竹匾里泛着乌亮的光泽,与去年那场惊心动魄的纷争相比,此刻的药铺显得格外宁静祥和。王宁手持竹耙翻动药材,粗布衣袖上还沾着清晨露水,望着门前络绎不绝的求诊百姓,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

变故发生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钱多多冒雪闯入百草堂,绸缎长衫沾满泥浆,怀中死死护着个用油布裹着的木匣:“王掌柜!孙玉国在牢里自尽前,托人送了这个!”木匣开启的瞬间,众人倒吸一口冷气——里面竟是那本失传的《毒经》全卷,泛黄的纸页间还夹着孙玉国密密麻麻的批注,字迹癫狂而扭曲。

张阳药师戴上老花镜,手指在纸页间微微颤抖:“原来他当年在后山秘窟,就是为了参透这‘牵牛鬼臼方’...他想改良毒性,却忘了医者最忌急功近利。”王宁接过古籍,目光落在最后一页的血字上:“吾之罪,愿以命偿。唯求此方永封,莫为后人祸。”

当夜,百草堂的油灯亮至天明。王宁、林婉儿与张阳药师围坐在案前,对着《毒经》反复推敲。林婉儿突然将银铃发饰取下,拆开夹层取出半片干枯的叶子:“秘窟崩塌前,我在壁画缝隙里发现了这个。”叶片呈心形,叶脉间泛着诡异的紫色,正是古籍中记载能中和牵牛子毒性的“忘忧藤”。

“原来壁画中的线索不止一处!”王雪惊呼出声,她翻出那幅被修复的采药图,在月光下倾斜角度,竟发现老者袖中藏着忘忧藤的图案。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前朝药工早已留下警示——剧毒之方需得剧毒之草制衡,缺一不可。

消息不胫而走,邻镇的药商纷纷上门求购改良后的牵牛子药方。王宁却将《毒经》锁入檀木匣,在百草堂门前贴出告示:“牵牛之方,暂不外传。医者用药,当如临深渊,非十载功底,难控其性。”此举引来诸多非议,孙玉国残存的党羽甚至在街头散播谣言,称百草堂妄图独占秘方。

面对质疑,王宁只是沉默着走进药房。他取出三株不同年份的牵牛子,当着众人的面碾碎、炒制、配伍。“生用泻下峻猛,炒用毒性大减,配以甘草调和,佐以忘忧藤制衡...”他将三碗汤药摆在案上,“但药量若差分毫,救人之药便是杀人之毒。”围观者这才明白,百草堂守住的不是药方,而是医者的底线。

冬至那日,青河镇突降暴雪。一位孕妇因水肿危及性命,其家人冒雪求医。王宁望着昏迷的妇人,想起孙玉国的悲剧,最终决定破例用药。他闭门三日,反复称量药材,连熬药的火候都精确到时辰。当第一碗汤药喂下时,张娜紧张得攥住王宁的手,掌心满是冷汗。

奇迹在三日后发生。妇人腹中积水渐消,胎儿也安然无恙。此事传遍方圆百里,百草堂的名声更胜从前。但王宁却在药铺后院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孙玉国的血书,以及一行小字:“用药如用刑,存仁心,守良知。”

春去秋来,百草堂收了不少学徒。王雪常带着他们去鹰嘴崖采药,指着藤蔓上的牵牛子细细讲解:“此药虽毒,但若心存敬畏,便是济世良方。”林婉儿依旧来去如风,偶尔留下几株罕见草药,或是在药柜上放本手抄医书。钱多多则成了百草堂的药材商,他总说:“跟着王掌柜,赚的是良心钱,睡得踏实。”

多年后的一个清晨,王宁在整理药柜时,发现《毒经》旁多了张字条,字迹清隽如林婉儿所写:“吾已寻得忘忧藤产地,愿与君共研新药。”他望向窗外,药田中的牵牛花开得正盛,蓝紫色的花瓣上,露珠折射着朝阳的光芒。

青河镇的百姓都说,百草堂的药香里,藏着比药方更珍贵的东西。那是医者在黑暗中坚守的初心,是在利益诱惑前不改的良知,更是中医药传承千年的魂——以毒攻毒的智慧,悬壶济世的慈悲,还有对生命永远的敬畏。而孙玉国的故事,也成了青河镇最深刻的警示:药材无言,善恶皆由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