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百草堂之鸡嗉子果(第3页)
孙玉国愣了一下:"是...是有肝炎,可他也有虫积啊,吃了你的药就成这样了!"
"鸡嗉子果能利胆行水,治黄疸正好。"王宁道,"他这是病情发展了,不是药物的问题。我给你开个方子,用鸡嗉子果配伍茵陈、栀子,连服几日就能好转。"
孙玉国将信将疑,王宁已经提笔写好了药方。张娜按方抓药,一边称药一边说:"这鸡嗉子果不仅能消积杀虫,对肝胆也有好处,医书上都有记载。"
这时,郑钦文悄悄拉了拉孙玉国的袖子,低声道:"老板,我刚才听刘二狗说,是他给少东家偷偷加了别的药..."
孙玉国脸色一变,狠狠瞪了郑钦文一眼,又看向王宁,语气缓和了些:"那...那就试试你的方子。"
王宁将药包递给孙玉国:"煎药时用砂锅,别用铁器,火候要适中。"他顿了顿,"孙老板,行医者,当以仁心为先,若总想着投机取巧,迟早会出问题。"
孙玉国接过药包,嘴唇动了动,没说什么,带着人走了。
人群散去后,王雪不解地问:"哥,孙玉国怎么突然变了?"王宁叹了口气:"或许是良心发现吧。"他看向窗外,"其实鸡嗉子果的药用价值还有很多,我们还得好好研究。"
几日后,孙玉国又来了,这次手里提着个礼盒:"王掌柜,上次是我不对,谢谢你救了我侄子。"他脸上带着愧色,"那方子真管用,侄子的黄疸退了不少。"
王宁摆摆手:"治病救人是本分,不必客气。"他指着墙上的药草图,"这鸡嗉子果还有很多用法,如果你想学,我可以教你。"
孙玉国眼睛一亮:"真的?"王宁点头:"中医药讲究的是传承,不是争斗。你若真心行医,我自然愿意相授。"
孙玉国放下礼盒,深深作揖:"多谢王掌柜!我以前是被利欲熏心了,以后一定好好学医,不辜负你的教诲。"
第五章药香传承
自那以后,孙玉国时常来百草堂请教,王宁也毫不保留地传授经验。济世堂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只是不再搞投机取巧的勾当,而是踏踏实实卖药治病。
这日,百草堂来了位药材商人,看着院里种的鸡嗉子果树,赞不绝口:"王掌柜,这果树长得真好,果实能卖给我一些吗?我想带到外地去试试。"
王宁笑道:"钱老板介绍的吧?可以是可以,但这果子娇贵,运输时要注意防潮。"他让王雪去摘些新鲜果实,"我教你怎么炮制,这样更容易保存。"
王雪背着竹篓来到果树下,动作熟练地采摘果实,嘴里哼着采药时学的小调。她如今已经能准确辨认各种草药,手上也磨出了薄茧,却乐在其中。
林婉儿则在一旁指导商人:"这果实表面的瘤状突起是它的特征,炮制时要注意别弄破了。"她拿起一个炒好的果实,"你看,这样处理后,颜色呈深褐色,味道微苦,药效最好。"
张娜在里间配药,听到外面的谈话,笑着对王宁说:"没想到鸡嗉子果还能引来外地商人,真是好药材。"王宁点头:"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不起眼的草药都有大用处,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了。"
这时,一群孩子跑了进来,手里拿着刚采的野花:"王叔叔,我们来给你送花!"为首的正是当初第一个被治好的孩子,"谢谢您用鸡嗉子果治好我们的病!"
王宁蹲下身,摸摸孩子的头:"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是鸡嗉子果自己的功劳。"他指着院里的果树,"你们看,它不仅能治病,还能结果子给我们吃,是不是很神奇?"
孩子们围着果树叽叽喳喳,王雪趁机给他们讲鸡嗉子果的故事:"这果子长得像鸡嗉囊,所以叫鸡嗉子果,它生长在高高的山坡上,不怕潮湿,很顽强呢..."
夕阳透过药铺的窗棂,洒在摆满药材的柜台和忙碌的人们身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王宁看着这一幕,心里充满了欣慰。他知道,中医药的传承,就像这鸡嗉子果一样,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只要用心培育,就能生根发芽,惠及更多的人。
多年后,王雪成了远近闻名的女药师,她常常带着学徒去西山采药,指着那片郁郁葱葱的鸡嗉子果树,讲述当年那段关于救赎与传承的故事。而那淡淡的药香,也随着时光流转,在小镇上久久不散,见证着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