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大巴司机 作品

第四百八十九章 交流(第2页)

  它们最佳的生长温度是十度到二十度区间,若是放到地面,放到零下四五十度的环境里种植,估计播种两天,种子里的水份直接就被冻干,怎么可能培育得出作物?

  “对。”

  徐万里肯定道。

  见对方满脸不相信,又强忍着不提出质疑。

  索性解释一两句。

  “这些农作物种子不是灾难前的品种,我以灾难前的作物学名称呼,是方便大家对种子有基本的印象,知道不同种子能够种出什么样的作物......”

  虽说质量返还的农作物种子,不是以前的品种。

  但它们蕴含的营养价值,也是加强版的营养价值。

  “原来如此?”

  那人露出恍然的神色。

  并不是知道以前种植的问题所在,而是找到一个新的实验方向,或许,他们可以试着在外界零下几十度的环境培育作物?

  “是不是农作物的种子,均能适应零下几十度的生长环境?”

  “不是。”

  徐万里摇头。

  “像水稻,山药等几种农作物就不能适应白雾纪元的严寒环境。”

  “啊?”

  话音刚落。

  以农兴业为首的十几人就忍不住惊呼。

  水稻不能衍生新品种,适应白雾纪元的环境?

  那避难基地的未来,便将缺少一种极其重要的主食啊。

  “提灯组织有办法补救吗?”

  “没有。”

  “那小麦呢?或者土豆,地瓜,总有一两种主食能够适应白雾纪元的环境吧?”

  “小麦跟土豆,地瓜倒是能适应......”

  “......”

  得知几种主食能够延续下来,农兴业一行人才重重松口气。

  有主食能种就好。

  至少,养得活避难基地的幸存者。

  而农作物的种植也不难。

  杭城避难基地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得到一批作物种子,又知道作物种子的生长习性,知道具体的种植方式,只需花费足够的人力跟时间,便能种植出新的作物。

  唯一的隐患。

  那就是种植出来的农作物,不能让普通幸存者食用。

  各类农作物的具体成分,需要让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分析,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