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美人如斯(第3页)
最终,值得一提的是杜心蕊会借用寝室里同学的电脑,如一位忠诚的信使,将文学社里的佳作定期传递给莫离。而莫离也会把自己的部分文字视作珍贵的礼物,让杜心蕊点评斧正。这种交流方式虽稍显陈旧,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着纯粹的文学气息,仿佛他们是两位心有灵犀的笔友,通过文字的桥梁,分享着彼此的奇思妙想和细腻情感。谈论文学的时光总是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相比之下,谈论生活的时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两人近在咫尺,却偏偏钟情于通过网络或书信的方式来交流。莫离对此有着独特的领悟,她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恰似那曲径通幽处的一缕阳光,虽然特别,却让他们的心在不知不觉中越靠越近。他们宛如现代校园里的一对“古代人”,在周围的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在旁人眼中,他们的交流方式独树一帜,恰似那高山流水遇知音,与那些追求快餐式速食爱情的人截然不同,更似那细水长流般的情感,宛如水墨画中温婉的女子与清白的秀士。这种感觉恰是莫离梦寐以求的,她渴望自己的感情能如那陈酿的美酒,愈发醇厚而深沉。而杜心蕊,似乎只是在不经意间,如同那命中注定的另一半,与莫离完美契合。莫离是一个情感充沛且富有想象力的人,他常常会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以杜心蕊为蓝本,洋洋洒洒地描绘出一篇篇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中,不仅有他对爱情的无尽幻想,更有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宣泄。
他的写作技巧犹如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文字优美如潺潺流水,细腻似丝丝春雨,能够将读者带入到他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之中。然而,尽管他的作品质量堪称上乘,但他却从未将这些文章如飞鸟般投递出去。相反,他把它们编织成了一个精美的集子,取名为《以爱情的名义》。这个集子对于莫离而言,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意义非凡。每当他有新的想法或感受时,他就会如蜜蜂采集花蜜般在集子里记录下来。这并非是为了谄媚世俗或追逐功利,也不仅仅是为了自娱自乐。正如集子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他只是想“以爱情的名义”,用文字来描绘自己情感的轨迹,见证自己的成长与蜕变。对于莫离来说,写作是一种情感的喷涌和倾诉。他用如火焰般炽热的真挚情感去书写,而非为了迎合大众读者的口味。这种写作方式让他的作品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充满了独特的魅力,也让他在创作的过程中如沐浴春风般得到了内心的满足。在青春年少之时,能够书写这样的篇章,无疑是一种如梦幻般美好的体验。然而,现代的学生们似乎已经忙碌得如同陀螺一般,无暇顾及这样的事情了。他们被各种学业和社交活动如潮水般淹没,很难有时间如平静的湖面般静下心来,用文字去记录自己如波澜壮阔的海洋般的情感世界。杜心蕊虽然喜爱文学,宛如蜜蜂对花朵的眷恋,但她对文学的喜爱似乎更多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犹如随风飘摇的柳絮,缺乏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如磐石般坚定的独立见解。她并非专业学习文科的学生,也没有将学习文学作为一种功利性的手段,以期望毕业后能如飞鸟归巢般找到一份与文字相关的工作。对她来说,文学仅仅是一种如阳光般温暖的爱好,一种让她感到愉悦和满足的如音乐般美妙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