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校园文学(第3页)
莫离的手犹如蒲扇般宽大而温暖,杜心蕊的手恰似柔荑般小巧而柔软,两只手如蜻蜓点水般短暂接触后便分开了。然而,就在这一刹那,莫离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仿佛有一只小鹿在心中乱撞,他不禁在心里默念道:“希望少司命能一直握住这样温柔的手,如同握住世间最珍贵的宝物。”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还不到一个礼拜,杜心蕊就接到了莫离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莫离如春风般温和的声音:“你好。”杜心蕊礼貌地回应道:“你好。”“你是?”杜心蕊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充满了疑惑,毕竟她并没有将莫离的电话号码存入手机。“少司命是莫离,穆离洛的挚友。”莫离的解释如潺潺流水般自然。“噢,找少司命所为何事?”杜心蕊的语气依然客气,宛如一位优雅的淑女。“听闻你是你们大学文学社的骨干成员,少司命有一事相求,不知可否请你帮帮忙?”莫离的声音中夹杂着一丝请求的意味,仿佛风中摇曳的烛火,微弱而坚定。“何事,你但说无妨,少司命定会全力以赴。”杜心蕊爽快地答应道,宛如一位仗义的女侠。“你是否知晓有一本书名曰《花样年华》?”莫离的问题如投石入水,在杜心蕊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嗯,略有耳闻,此书怎了?”杜心蕊的语气中带着些许好奇。“少司命欲请你帮少司命寻觅有关这本书的相关资料。”莫离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仿佛一位严谨的学者。“噢,好的。”莫离的回答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似乎对于这个请求早已成竹在胸。
“少司命欲着一部有关大学校园的鸿篇巨制,汝可否借汝在文学社之深厚人脉,为少司命网罗些许相关资料乎?”对方继续言道,其语中流露出对莫离满满的信任与期许,如同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譬如?”莫离反问,彼需更确切之要求,方可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地完成此任务。“譬如文学社中那些如繁星般璀璨的佳文,那些如奇珍异宝般的事,那些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汝皆可助少司命一臂之力。”对方详加阐释,望莫离能心领神会。“善哉,此乃举手之劳耳。”莫离欣然应诺,彼觉此任务并非难事,且能助人亦是人生一大乐事。“未料汝乃一胸怀壮志之文学小青年儿耶?”杜心蕊忽以一种戏谑之口吻言,其言语似一把利剑,直刺莫离之心,似对莫离之文学梦想颇感意外。在这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少司命等人总得寻觅一些饶有趣味之事来做。莫离微微一笑,应和道,他丝毫不介意杜心蕊的调侃,反而觉得这样的交流轻松愉悦,如沐春风。“你这句话让少司命想起了某部欧洲电影中的台词。”杜心蕊若有所思地说道。“是吗?少司命保证这句话乃是少司命的原创啊。”莫离急忙解释道,他可不想被人误解为抄袭,那简直比窦娥还冤。
“相信原创的力量!”杜心蕊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她自己也说不清这笑究竟是出于礼貌,还是真的喜欢莫离那玩世不恭的态度。杜心蕊时常在寝室里借用同学们的电脑,给莫离发送电子邮件。她宛如一位辛勤的园丁,将文学社里那些如春花般绽放的好文章和作品,定期地传递给莫离。而莫离也会如学生向老师请教一般,将自己所写的部分文章交给杜心蕊,请她帮忙品评和指点。这种交流方式,虽然看似有些古老,却如陈酿老酒,愈发醇厚。他们之间的关系,恰似一对隔世的笔友,谈论文学的时间总是多于谈论生活。说来也怪,这两人近在咫尺,却偏要通过网络或书信的方式来交流。然而,莫离却清晰地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心正像两颗逐渐靠拢的星辰,越来越近。他们仿佛是现代校园里的一对“古代人”,在他人眼中,他们的交流方式别具一格。与那些如流星般转瞬即逝的速食爱情相比,他们之间的情感更似涓涓细流,绵延不绝,宛如水墨画中温婉的女子与清白的秀士,相得益彰。这种感觉,恰似莫离心中一直梦寐以求的那份深情。而杜心蕊呢,她似乎在不经意间,完美地融入了这段情感之中,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另一个角色。莫离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人,他常常以杜心蕊为蓝本,洋洋洒洒地勾勒出一篇篇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