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这么近,那么远(第2页)
然而,事实上,这场活动的主角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本就不是尹莉。因为这次画展是尹莉联系赞助商为少瑶精心打造的舞台,少瑶才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娇艳欲滴。尽管少瑶外表光鲜亮丽,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但内心却被如潮水般汹涌的巨大失落感所淹没。几乎所有少瑶的画作都与那个英俊如大理石雕像一般的男子紧密相连,他仿佛是少瑶生命中的阳光,是她从出生起就需要去追逐的光芒。然而,有一幅画却是少瑶始终深藏在心底的秘密,那是一幅肖像画,名字简单而直接——《少司命的杜心蕊》。少瑶的生命中似乎横亘着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将她与那个男子远远地隔开,让她只能在画中默默地倾诉对他的思念和爱意。她曾经深陷在现实的泥潭中,如同被黑暗吞噬的孤独者,被无尽的绝望所折磨。然而,如今有人如同天使般伸出援手,帮助她成功地跨越了这条鸿沟,抵达了彼岸。在那里,她终于触摸到了那如梦幻般飞升的理想,以及那股能够让她如勇士般勇敢直面未来的炽热激情。而《少司命的杜心蕊》这本书,恰似这条河流中流淌的一泓清泉,从山涧里潺潺而来,宛如一首婉转悠扬的乐曲。它与无数的悲伤汇聚成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表面上风平浪静,仿佛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实际上却在少瑶困顿无助的人生道路上流淌了太久太久。或许是因为时光的车轮如疾风般滚滚向前,当少瑶终于越过彼岸时,她并没有感受到预期中的欣喜若狂,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恰似那些逝去的岁月里凋零的花瓣,顺着这一江的春水,随着波涛一同融入了未来的时光之中……少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女人,她的生命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一边是深不见底的黑暗与绝望的深渊,一边是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的……
在那遥不可及的人生两端,宛如两个迥异的世界,横亘着无尽的距离,仿若无法逾越的天堑。然而,正是那炽热而纯粹的情感,恰似一根坚韧的绳索,紧紧地维系着这两极。这种纯然心灵的感性,恰似春风拂面,轻柔地拨动着女人的心弦。在这纷繁复杂的世俗世界中,人们常常被理性和智能的判断所禁锢。然而,对于这个女人而言,她毅然决然地将那些理性的、智能的判断,统统交于世俗的繁杂与绝望之中。即便岁月如无情的斧凿,将她无情地推向生活的对立面,她依然坚守着内心的温柔与善良。她用耳朵聆听世界的声音,宛如聆听天籁之音;用双手触摸生活的质感,恰似触摸丝滑的绸缎;用母性的温柔接纳这个世界的一切,仿若接纳一个娇嫩的婴儿。或许,这便是她的悲凉所在——她的温柔,使她无法像一个男人那样,用冷峻的扫视和解析的目光去洞察世界。她所能把握的东西微乎其微,恰似她那如白驹过隙般短暂的青春时光,显得如此可怜。然而,少瑶并未被这种悲凉所击溃。相反,她倾听着自己的苦难,从中汲取绘画的灵感与热情,犹如凤凰涅盘,浴火重生。她以画笔为利刃,将内心的痛苦和对世界的感悟,雕琢成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作。少瑶同样倾听着世界的苦难,她那双单纯的眼睛,宛如一面澄澈的镜子,映照出人间的疾苦和悲欢离合。于是,她将这些广袤的对人世间的爱,幻化成绚丽的图像,以一种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或许,正是因为她那如清泉般纯净的眼睛,看到的是人间的苦难,她的画作才犹如一把锋利的剑,直刺人们内心深处那最柔软的角落。她用自己独特的笔触,宛如春风拂面般,让世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同时也如晨钟暮鼓般,唤起了人们对苦难的关注和思考。或许正是因为她对爱人的思念如熊熊烈火般浓烈,才使得她能够如此如诗如画地表达出这些情感。艺术,其实就是一部历史的长卷,它承载着人类的苦难与悲欢离合。尽管她无力战胜这世间的苦难,但她却犹如一位英勇的战士,拥有记录它们的权利。当少瑶沉浸在对少司命的绵绵情思之中时,她同样会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广阔视角去展现艺术的魅力。虽然少司命们可能会将这种表现手法仅仅视为一种雕虫小技,但实际上,这更多地是一个纯粹女子的心灵对这个世界的关爱如滔滔江水般毫无保留地呈现。她不需要用华丽的装帧来装点自己的作品,仅仅是一份真挚的心情,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足以给那些同样被放逐的心灵带来一种如痴如醉的艺术形态的慰藉。在这个静谧的展厅里,只有轻微的沙沙声,宛如春蚕吐丝,人们静静地欣赏着这些艺术品。人们对艺术品的欣赏,恰似久旱逢甘霖,源自内心深处对生活中所向往的境界的如饥似渴的渴望。而艺术,往往能够像一位无所不能的魔法师,满足人们对于它们过高的要求和欣赏标准。与其他画展大相径庭的是,少瑶的画展竟然允许观众拍照。这一破天荒的举措,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毕竟在大多数画展中,拍照通常是被视为洪水猛兽般严格禁止的。然而,少瑶却对此不以为意,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像寻宝者发现宝藏一样,了解她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意图。
少瑶觉得,有些事物是能够与人共享的,譬如艺术和文学。它们不像科学和技术那样具有不可复制性,而是承载着人类文化中诸多相通的元素。少司命们并未奢望艺术能够引领众人从愚昧的暗夜迈向光明,毕竟那是过于沉重的使命。他们所能做的,仅仅是从那些从心灵中散发着芬芳的优美画作里,领略人性亲近自然的光辉。恰似黑夜中遥远的星光,虽微弱却能给人带来一缕希望;亦如清晨坠在露珠上七彩的阳光,虽短暂却能让人体悟到生命的美好。这些画作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渴望。在展厅的一隅,摆放着一幅独特的画作。徐莫离被这幅画深深地吸引,从他发现这幅画的那一刻起,直至展览结束,他都如痴如醉地伫立在这幅画前,凝视着它,竭力揣摩其中的深意。然而,越是仔细地端详这幅画,徐莫离就越发觉得自己仿佛在照镜子,窥见了自己灵魂深处那些不堪入目的东西。这幅画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他内心深处一直被禁锢的某些情感与记忆。这幅画所呈现出的丑陋,令他越看越着迷。他觉得,这种丑陋能够更深入地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灵魂,揭示出人性中隐匿的一面。然而,与此同时,他不由自主地开始思索少瑶的视角为何如此深邃。十年的夜雨并未使他的心变得冷酷,反倒让他对人性和世界有了更为透彻的领悟。画家之所以具备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正是因为他们对人和世界饱含着爱与热情。他们的内心恰似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的创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