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万籁听吹奏(第3页)
“枯藤如老妪般干瘪,老树似迟暮之人般沧桑,昏鸦如哀怨的幽灵般盘旋,小桥像孤独的行者般横跨,流水似离人泪般潺潺,人家若世外桃源般静谧,古道像历史的长卷般绵延,西风如凌厉的剑客般呼啸,瘦马似疲惫的行者般踽踽独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和凄凉啊!最难以启齿的无奈,才是最令人心痛的无奈。而那最浮夸的表演,或许便是那所谓的爱情吧。在大学四年的爱情里,没有人会真正感到心疼,因为人们挥霍的是那如诗如画的青春。就像那过于艳丽的花朵,往往散发不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太过娇艳的人,也未必能够收获真挚的幸福;而那些看似天真无邪的人,也许内心正承载着太多的酸楚。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缓缓前行,不知不觉间便学会了遗忘。然而,就在这遗忘的过程中,他们却又意外地邂逅了心中的那片净土——故乡。这仿佛成了一种宿命,一种人们在幸福的十字路口迷茫徘徊,但最终仍被幸福结局所牵引的固有思维模式。人啊,总是如此多变,恰似今夜那离洛柳岸的晓风残月,让人捉摸不透。在大学毕业的散伙饭桌上,有多少喝得烂醉如泥的哥们儿,借着酒劲口出狂言,甚至将那大学四年里在身边如乖巧伶俐的小绵羊般可爱懂事的小女友贬低得一文不值。他们觉得,你对他太好了,那便是卑微到尘埃里。与此同时,又有多少哥们儿将那份对同班同学中那个“她”的暗恋深埋心底,却始终没有勇气迈出那关键的一步。就这样,他们默默地守候,直到大学毕业,这份暗恋也只能成为一段无果而终的遗憾。大学里,又有多少个“少司命的大学”如流星般转瞬即逝。这些“少司命”们本可以顺风顺水地毕业,踏入社会,却在离开校园后,突然惊觉自己远远比不上那些夭折了的“他的大学”。
少司命犹如迷途的羔羊般,茫然地伫立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回首凝望着大学四年的往昔岁月。他惊觉,自己似乎并未真正收获什么实质性的瑰宝。然而,他却心如明镜般清楚地知晓自己失去了什么——那宛如水晶般纯净的童贞,以及对爱情和生活的所有美好憧憬。曾经,少司命对未来充满了热切的向往与真挚的热爱,心中犹如繁星点点般怀揣着无数的梦想。少年时期的他,恰似羽翼渐丰的雄鹰,总是不断地给梦想添砖加瓦,想法如潮水般源源不断,仿佛整个世界都尽在他的掌控之中。然而,随着岁月的流转,步入青年时代的少司命,开始如匠人般对梦想精雕细琢,目标也变得愈发清晰明确。可是,当中年如不速之客般悄然降临,少司命却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了机会主义。他发现,机会所赐予的,往往与在逐梦之路上的辛勤付出和丰厚回报大相径庭。这让他感到茫然失措和无可奈何,也许这就是青少年时期对于梦想的独特算法吧——不能过于虚妄浮夸,却又处处暗藏着心机和世事的变幻无常。时光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转眼间少司命已迈入中年,到了不惑之年。回首往昔,青年时期的轻狂不羁如同海市蜃楼般虚幻,从如今单调乏味却又安稳的生活中缓缓消散。那些曾经的梦想和激情,如今都已变得朦胧模糊,仅剩下淡淡的回忆。然而,最让人感到无力的是,那些最能给少司命带来实际利益的事物,却也是最令他心生不满的。譬如父母过度的宠溺,家庭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养育子女所带来的沉重压力,工作上的按部就班,事业上与曾经梦想的渐行渐远,还有那些如潮水般向少司命涌来的、扼杀他梦想的冷酷现实问题。
如此这般,少司命在这般环境中逐渐成长,最终蜕变成一个所谓的“成年人”。在这个成年人的世界里,少司命变得如履薄冰,每一步都战战兢兢。他不敢轻易吐露自己的心声,生怕会暴露其内心深处那个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的真相。而一旦被识破,他就会被这个成年人的世界所驱逐,仿佛他从未真正长大过一般。长大,对于少司命来说,犹如一场噩梦,因为它意味着要扼杀童年时期那如诗如画的美好幻想。那么,少司命的人生坎坷究竟始于何时呢?他又是何时开始与幸福渐行渐远的呢?或许,这一切都要从玉晶邂逅少司命的那一天说起……自玉晶变得如此癫狂的那一天起,她这个女人便彻底地失去了理智。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她竟然无所不用其极地将少司命当作垫脚石,处心积虑地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阴险狡诈的阴谋来构陷少司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