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山有木兮(第3页)
比干本是那高天之上的财神,按常理而言,即便失去心脏,也应如那不死之神,轻易不会殒命。然而,神谕却如那无情的判官之笔,指出他必须去询问一个卖通心菜的人,方能知晓自己那如薄冰般的生死命运。若是那卖通心菜之人言人无心亦可存活,那么比干便能如那漏网之鱼,逃过这一劫;反之,若那人言人无心必死无疑,那么比干便会如那风中残烛,命丧黄泉。可悲的是,那卖通心菜的百姓,竟是那苏妲己处心积虑安排的恶人。当比干向他询问时,那恶人竟如那冷血的毒蛇,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人无心会死。”闻听此语,比干的心瞬间如那坠入无底深渊的巨石,他深知自己的大限已至。最终,比干就这样怀着满腔的愤恨,与世长辞。不过,比干的灵魂并未如那消散的云烟,而是在死后如那破茧而出的蝴蝶,化为了飞升的上神,位列文财神之位。这个关于男人心的传说,在后世的男女眼中,都如那闪耀的明珠,成为了一则引人深思的哲思故事。它让人们不禁思考,男人的心究竟如那稀世珍宝,珍贵到何种程度,方能左右一个人的生死存亡。
为何传说之中,唯有比干拥有七窍玲珑心?为何拥有七窍玲珑心的比干方能被封为文财神呢?这其中的文化内涵,揭示了古代人,尤其是古代女子对于男人的审美标准。毕竟,在古代,笃信神明的多数是女子,而她们所膜拜的偶像,文财神比干,却具备中国男人最为宝贵的特质,那便是玲珑的心计。男人可以其貌不扬,可以平凡无奇,但绝不能没有心计,没有心的男人实难被人接受。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男人可算作没有心呢?第一种,曾深爱过某个人的男人,其心已随那深爱的人远去,此后无论邂逅何人,皆如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再也寻不回那般炽热的爱情,自然也不再为之倾心,此乃没有心的一种。还有一种,便是天生武断,头脑空空,人云亦云,毫无智慧可言,此亦为没有心。更有一种,明明怀揣着一颗玲珑的心,却偏偏不肯给予,这同样是一种没有心。面对一个没有心的男人讨生活,犹如负重登山,疲惫不堪,甚至可能赔上性命,最终落得一场空。
因此,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对于完美男人的刻画,绝非仅是外表的英俊潇洒、长相俊逸,男人的可爱之处,更在于其内心。这便是古人在文财神传说中运用比干典故的缘由。故而说:无论男女,内秀皆为中华民族最为珍贵之品质,其价值甚至可与财富等量齐观。中国有一成语,名曰“秀外慧中”,虽本为形容女子之褒义词,然用于形容男子之心计,亦未尝不可。正因如此,人们甚至将传说中拥有“七窍玲珑心”的比干,尊称为“文财神”。此乃中国人古老智慧之体现,男人之心计堪比富贵,实乃中国女人最为向往之伴侣,亦或完美男人之特征也。天月将白,奔赴涂山。真理之价高昂,需以重金购得,正义之奢,金钱时间皆不可缺,理想更是奢中之奢,有时甚至会耗尽大老板之所有。故而,众人皆行违心之事,盖因违心之事可换金钱。此世之人与事,诸多皆非金钱所能解决。无钱无权,人微言轻,爹不疼娘不爱,又有何资格让人看得起?尝尽世态炎凉,受尽小人冷眼,生活虽苦,但苦中有甜。烟花巷里尽是虚伪之人。文学崇拜之路自此断绝,艺术行业皆为金钱所驱使,小说界再无人敢讲真话,大观园里众人皆话只说半句,这哪是审核严厉,分明是剥夺了人们说话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