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张仪连横(三)(第3页)

张仪的连横之术再次取得成功。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一路游说各国,为秦国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各国的君主们,却在张仪的言辞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立场,纷纷投入了秦国的怀抱,成为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助力。

秦惠文王十四年(前311年),张仪在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游说之后,终于完成了他的使命,准备返回秦国报告情况。他带着各国纷纷表示同意连横的消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认为自己为秦国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还未走到咸阳的时候,秦国传来了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秦惠文王去世了,秦武王即位。

秦武王从做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他一直对张仪的连横之术心存疑虑,认为张仪的手段过于圆滑,其人品也值得商榷。并且,他对张仪争取来的"盟国"也是十分怀疑的,认为各国亲秦,也不过一时之间表面上的友好而已,等到真正面临有事发生时,又会背叛秦国。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样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离间六国,使它们不致于齐心合纵对付秦国。

等到继承王位后,秦武王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巩固,许多原本就对张仪心怀不满的大臣们纷纷看到了机会。他们纷纷在秦武王面前说张仪的坏话,诋毁张仪的人品和能力。他们说:“张仪不讲信用,反复无定,为了谋取个人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以图获得国君的恩宠。他四处游说,表面上是为了秦国的利益,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秦国如果再任用他,恐怕会被天下人耻笑,成为其他国家攻击秦国的把柄。”这些大臣们的话如同潮水一般涌向秦武王,让他对张仪的印象愈发恶劣。

与此同时,诸侯们也敏锐地察觉到了秦国内部的变化。他们早就对张仪的连横政策心存不满,只是迫于秦国的强大压力,才不得不暂时接受。当他们听说张仪和秦武王感情上有裂痕,都认为连横盟约已经名存实亡。于是,各国纷纷开始行动,背叛了连横政策,又恢复了合纵联盟。曾经被张仪瓦解的合纵联盟再次形成,各国重新联合起来,准备对抗秦国的扩张。一时间,战国时期的局势再次陷入动荡不安之中,各国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张。

张仪回到秦国后,发现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原本以为自己完成了使命,会受到秦武王的重赏,然而迎接他的却是秦武王的冷落和大臣们的排挤。他意识到,自己的政治生涯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而秦国的连横政策也因为秦武王的即位和内部的反对声音,逐渐失去了推行的基础。张仪的连横之术虽然高明,但在秦国内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却显得有些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