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绫依 作品

第311章 婚事在即(第3页)

贾琮执盏的手微微一顿。

这般殊荣,已远超寻常臣子婚仪的规格。

他略作寒暄,随即吩咐道:“映月,去林府递个帖子,请姑父过府一叙。”

映月会意。

婚事在即,准新郎官贸然登门确实不妥。

她抿唇一笑:“爷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

戌时三刻,林如海的轿子悄然停在角门。

他踏入书房时,贾琮正负手立于窗前,闻声转身,郑重一礼:“姑父。”

林如海扶住他,目光复杂:“琮儿,可是宫中出了变故?”

贾琮摇头,请林如海入座,亲自斟了茶,才低声道。

“今日太上皇召见了我。”

林如海执杯的手微微一滞,贾琮将太上皇之言尽数道来。

“他拿出废太子的玉佩,说...”

贾琮喉结滚动,“说这江山本该有我一份。”

林如海猛地起身,官袍带翻茶盏都浑然不觉。

贾琮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太上皇不仅知晓我的身世,还直言——陛下也已知道。”

“啪嗒——”

“陛下...也知道了?”林如海的声音有些发紧。

贾琮缓缓点头:“今日面圣时,陛下的态度极为反常。他不仅未深究北静王一案,反而对我的婚事格外关切。”

他顿了顿,“临别时,陛下说...让我安心准备婚事。”

林如海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官靴踩在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突然,林如海停下脚步,转身直视贾琮:“琮儿,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不等贾琮回答,他便自问自答:“太上皇与陛下,这是在为你铺路!”

贾琮瞳孔微缩。

林如海快步走到书案前,手指蘸着洒落的茶水,在案面上画了个圈:“陛下这些年推行新政,却屡屡受制于朝中旧党。太子平庸,二皇子心术不正...”

他的手指在圆圈中心重重一点,“而你,既有治国之才,又有皇室血脉。”

烛火突然爆了个灯花,映得林如海的面容忽明忽暗。

“姑父是说...“贾琮的声音有些发干。

“陛下这是在为自己毕生的心血找传承之人!”

林如海压低声音,“你可知道,陛下这些年为何如此看重你?为何让你执掌火器营?为何准你改革盐政?”

贾琮沉默。

林如海继续道:“因为陛下在考察你!他要知道,你是否真有治国之能!”

夜风突然变大,吹得窗棂“咯吱“作响。

贾琮起身关窗,转身时面色已恢复平静:“姑父,此事太过匪夷所思。即便陛下知道我的身世,又怎会...”

“因为陛下与废太子的情谊,远比你想象的深厚。”

林如海打断他,声音中带着几分追忆。

贾琮心头一震。

书房内陷入长久的沉默。

良久,林如海长叹一声:“琮儿,如今局势已明。太上皇年迈,陛下病体沉疴,两位皇子又...这江山,恐怕真要落在你肩上了。”

贾琮缓缓折起信笺,目光深邃如潭:“姑父以为,我当如何?”

“静观其变。”林如海斩钉截铁,

“后日你只管做你的新郎官。太上皇与陛下思虑周全,必定有万全安排,你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贾琮长出一口气,微微颔首。

林如海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步入夜色中。

......

林如海回到府中时,已是四更天。

他鬼使神差地走到了黛玉的院落,却见暖阁里还亮着灯。

透过茜纱窗,能看到黛玉纤细的身影正伏在绣架上,紫鹃在一旁劝着什么。

“姑娘该歇了,这鸳鸯枕套不是早绣好了么?”

“再添两针...”

黛玉的声音浸着蜜似的,“这里要加颗明珠才好看...”

林如海站在丹桂树下,忽然湿了眼眶。

他看着窗内浑然不知的女儿,只觉得命运弄人。

当年那个被他抱在膝上教认字的玉儿,怎会想到自己要嫁的竟是......

林如海轻轻推开院门,脚步声惊动了廊下的雪雁。

“老爷!”雪雁连忙行礼。

黛玉闻声抬头,见是父亲,忙放下绣绷起身相迎。

“父亲怎么这时候来了?”

林如海走进暖阁,目光落在绣架上那对栩栩如生的鸳鸯上。

他温声道:“夜深了,怎么还不歇息?”

黛玉抿嘴一笑,眼波流转间带着掩饰不住的欢喜。

“女儿想把这枕套绣得再精致些。”

紫鹃捧来热茶,黛玉接过亲自奉给父亲:“父亲刚从琮哥哥那儿回来?”

林如海接过茶盏的手微微一顿。

黛玉敏锐地察觉到父亲的异样,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可是...出了什么事?”

她声音轻了几分,“前些日子父亲与琮哥哥同去江南,今日又深夜密谈...”

林如海看着女儿澄澈的眼眸,喉头滚动了几下,终是笑道:“能有什么事?不过是商议婚事的细节。”

“父亲骗人。”黛玉轻轻拽住父亲的衣袖,

“您方才进来时,眼圈都是红的。”

林如海一怔,没想到女儿观察如此细致。

他放下茶盏,长叹一声:“玉儿,为父只是...”

话到嘴边又转了个弯,“只是想起你母亲。若她能看到你出嫁...”

黛玉眼圈顿时红了,偎依到父亲身边:“女儿也常想母亲...”

父女二人沉默片刻,黛玉忽然抬头:“父亲,琮哥哥...他可好?”

林如海望着女儿关切的眼神,心中天人交战。

那惊天的秘密在舌尖滚了几滚,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他轻轻抚摸女儿的秀发:“他很好。今日陛下还夸赞他江南之行有功。”

黛玉眼中顿时亮起星光:“真的?那陛下可有说...”

“陛下让他安心准备婚事。”

黛玉闻言,颊边泛起淡淡的红晕,低头摆弄衣角。

“女儿...女儿只是担心他这些日子奔波劳累...”

林如海看着女儿娇羞的模样,突然问道:“玉儿,若有一日...琮儿不再是定国公,你可还愿嫁他?”

黛玉诧异地抬头:“父亲此话何意?”

“我是说...”

林如海斟酌着词句,“若他有朝一日身陷险境,或是...”

“女儿愿意。”

黛玉不假思索地回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莫说他是国公,便是布衣百姓,女儿也认准了他。”

林如海心头大震,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窗外传来五更的梆子声,黛玉这才惊觉时辰已晚。

“夜深了,父亲快去歇息吧。"

林如海微微颔首,随即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