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柱石之托(第3页)
“凡名单所涉逆党,依律严惩,绝不姑息!凡各级官吏,无论京官外放,上至二品大员,下至未入流之吏,但有贪赃枉法、结党营私、庸碌无为、鱼肉百姓者,老大人皆可风闻奏事,先拿后奏!”
“有敢阻挠、说情、施压者,无论皇亲国戚,勋贵大臣,一律视为同党,立拿严办!”
贾琮的语气带着一种近乎恳切的沉重。
“毕老大人!这吏治之污浊,唯有您这把清正之‘犁’,才能犁清!这悬于百官头顶的‘铡刀’,唯有您执掌,天下才信其公!大乾的江山社稷,万民的福祉期望,此刻……系于老大人一身!”
“本王恳请老大人,看在天下苍生,看在先帝与陛下知遇之恩的份上,暂缓归隐之念,再为这风雨飘摇的大乾,撑起一片朗朗青天!”
说着,贾琮示意张武将象征着先斩后奏的王命旗牌,郑重地捧到毕自严面前。
毕自严看着眼前那面沉重的旗牌,又看看那份长长的名单,再看向龙榻方向那微弱的气息,最后迎上贾琮那充满信任与重托的目光。
他苍老的身躯微微颤抖,浑浊的眼中泛起一丝泪光。
为国操劳一生,他何尝不想安度晚年?
可这“天下苍生”、“江山社稷”八个字,如同千钧重担,压得他无法喘息,更无法拒绝。
他缓缓起身,原本佝偻的腰背在这一刻似乎挺直了些。
他伸出布满皱纹、微微颤抖的手,极其郑重地接过了那面象征着无边权力与无尽责任的王命旗牌。
“老臣……”
毕自严的声音带着哽咽,却异常坚定,如同磐石,
“……领旨!”
他对着贾琮,也对着龙榻方向,深深一揖到底,白发在烛光下微微晃动。
“此身此骨,早已许国!值此危难,岂敢惜身?王爷托付之重,老臣……万死不敢辞!必以雷霆之威,犁清污浊!以浩然之气,涤荡乾坤!凡有奸佞,无论其位多高,其根多深,老臣定将其连根拔起,曝于青天白日之下!此志,天地可鉴!”
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这位本想告老还乡的老臣,在帝国最危急的时刻,毅然扛起了最沉重的担子,如同即将燃尽的烛火,爆发出最后也是最耀眼的光芒。
毕自严不再多言,他猛地转身,那身洗得发白的旧官袍在转身时带起一股沉穆的劲风。
迈着异常坚定却又带着暮年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踏出了御乾殿的门槛。
殿内重新陷入寂静,唯余龙榻深处弘元帝艰难而微弱的呼吸,以及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