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绫依 作品

第402章 书房奏对(第2页)

“好!”

贾琮眼中精光一闪,赞道,

“毕老大人国之柱石,当机立断!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此等蛀虫,若不连根拔起,何以正朝纲,平民愤?名单本王稍后细看,毕老大人举荐之人,本王信得过。”

他转向林如海:“岳父大人,户部情形如何?”

林如海放下茶盏,神情肃然。

“王爷,朝堂积弊,触目惊心。温体仁把持多年,其党羽上下其手,账目混乱不堪,几成无底之洞!幸得毕老大人雷霆手段,将户部涉案之蠹虫尽数拔除,方使梳理得以推进。”

他翻开手中的簿册,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

“经初步核查,国库亏空之大,远超预估。历年积欠、贪墨挪用、虚报冒领……桩桩件件,皆需填补。幸而,温、赵两家及其主要党羽抄没所得,颇为可观。初步估算,金银现银、珠宝古玩、田产商铺等折价,约可得银二百八十万两!此款,乃解燃眉之急之甘霖!”

林如海的声音带着一丝振奋,随即又转为凝重。

“然,此款虽巨,却仍是杯水车薪。九边数十万将士,开春粮饷、冬衣棉服、军械维护,预算缺口仍在一百五十万两以上!沿海水师战船修缮、火器弹药补充,缺口约八十万两!京城百官勋贵俸禄、春荒赈济、河道疏浚紧急工程……桩桩件件,皆需巨资!”

他指着簿册上几处用朱笔圈出的巨大赤字,沉声道。

“开源,刻不容缓!臣已行文各布政使司,严令追缴历年积欠钱粮,并派得力干员分赴盐政、漕运、矿税重地,严查偷漏,厘清正税!”

提到盐政,林如海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尤其盐税!臣已得粤海邬思远急报,其肃清海疆后,已重开市舶司,南洋、西洋商船络绎不绝!火器、玻璃、海盐、丝绸等物,利润丰厚!仅上月,粤海关税银便激增三成!若以此势头,配合内陆盐政整顿,严打私盐,臣有把握,明年盐税一项,至少可增收百万!”

贾琮微微颔首,邬思远和邬思瑶兄妹在粤海的布局,正在成为帝国财政的重要支柱。

“岳父所虑极是。开源节流,双管齐下。邬家水师肃清海路,市舶之利,当全力保障。内陆盐政,亦需铁腕整顿。至于九边军需、水师用度……”

贾琮的目光陡然转寒,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此乃定鼎之基!本王已传令内务府及兵部、工部,所有相关开支,优先拨付!谁敢从中伸手,克扣分毫,毕老大人的铡刀,便是为他准备的!”

“王爷圣明!”

毕自严和林如海同时拱手。贾琮的态度,给了他们最大的支持。

林如海继续道:“此外,臣已着手梳理冗员,裁撤闲散衙门,压缩宫廷及各部非必要开支。开源节流之详细章程,已初步拟定,稍后呈上。然,此皆治标之法。欲固国本,还需王爷登基后,推行新政,改革税制,方能长治久安。”

贾琮深深点头,林如海看得长远。他沉吟片刻,看向毕自严。

“毕老大人,吏治整饬初见成效,朝堂表面趋稳。然,暗处……可有不平之声?”

毕自严花白的眉毛一拧,浑浊却锐利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嘲。

“王爷明察秋毫。表面风平浪静,不过是慑于王命旗牌之威,惧老臣这把‘铡刀’!暗地里,怨气、恐惧、不甘,如同地火,焉能平息?”

他声音压低,带着洞悉世情的冰冷:

“那些被拔除的蠹虫,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岂能甘心?那些暂时未被波及、但屁股底下也不干净的,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如同惊弓之鸟!更有甚者……”

毕自严顿了顿,眼中寒光更甚。

“老臣收到密报,有那心怀怨望、自诩清流的酸腐文人,暗中串联,或写些指桑骂槐的歪诗,或在茶楼酒肆散布流言,说什么‘新贵跋扈’、‘清洗过甚’、‘有伤天和’,甚至影射王爷……得位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