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绫依 作品

第492章 榴花诗韵(下)(第3页)

她这独特的“火器匠人式”的比喻,惹得众人又是一阵哄笑,连贾琮都忍不住摇头失笑。

黛玉倚在贾琮身侧,看着邬思瑶风风火火又真诚可爱的模样,也抿唇笑道。

“思瑶这比喻,倒是新鲜贴切。看来你那新火铳的‘榴火’,比我们眼前这真榴花还要牵动你的心呢,竟让图纸给‘吃’了时辰。”

邬思瑶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发间木屑簌簌落下。

“娘娘取笑了。实在是……那最后一道卡簧,关乎连发顺畅,不弄通透了,饭都吃不香。”

她说着,目光也被案上的雄黄酒吸引,自己倒了一小盏,仰头饮尽,豪气不输湘云,脸上也飞起红霞。

水榭内因邬思瑶的到来,气氛愈发热烈融洽。

她虽不善诗词,但性子爽利,对姐妹们的画作、香囊、粽子都能说出些别具匠心的见解,很快便融入其中,与湘云笑闹一处,又拉着惜春讨论画中榴花瓣的形态是否够“饱满有力”。

贾琮揽着黛玉,含笑看着眼前这满堂珠翠、笑语喧阗的热闹景象。

他微微侧首,薄唇几乎贴着黛玉莹润的耳廓,低沉的声音响起。

“方才得了江南的密报。岳丈在扬州推行的商税新法,首月成效斐然。那些盘踞多年的蠹虫被拔除泰半,商路畅通,市面繁荣,府库所入远超预期。百姓负担减轻了,朝廷的银子也实实在在地多了起来。”

“岳丈手段了得,毕老坐镇,更是稳如泰山。待此间事了,新政根基稳固,便可着手向全国推行。过些时日,岳丈便能凯旋回京了。”

黛玉闻言,秋水眸中瞬间迸发出惊喜与自豪交织的光芒,比窗外的榴花更为璀璨。

她回望着贾琮,反手紧紧握住他的手,指尖因激动而微微用力,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却满是欣慰。

“父亲……父亲他做到了!陛下励精图治,父亲得展抱负,江南百姓得沐圣恩……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她望向水榭外那片被榴花点燃的晴空,仿佛看到了扬州城焕然一新的景象,看到了父亲案头堆积的捷报,轻声道,

“待父亲回京,臣妾定要亲手用这江南新米,包一碟最清甜的粽子给他尝尝。”

贾琮看着她眼中闪动的光彩,感受着她发自内心的喜悦与那份对父亲的孺慕和骄傲,心中亦是暖流涌动。

他收紧手臂,让她更贴近自己,下颌轻轻蹭了蹭她柔软的发顶,低沉的嗓音里满是承诺与柔情。

“好。到时,朕陪你一起,为岳丈接风洗尘。这太平盛世的端阳之乐,江南的新米,深宫的榴火,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