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铁心 作品

第298章 赵大人英明

  绿营工资的确是由藩库拨发。

  满清虽规定绿营军饷由户部统一核算分配,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也就是名义上军队的工资是由户部掌总。

  但实际执行这一块,不可能是户部直接拨款发放军队工资,而是由各省的藩库具体负责,也就是各省在原定上交的赋税中扣下本省军队工资数额,再由各省藩库按驻军名册发放。

  大体就是驻扎在省城的绿营从藩库直接领工资,下面府州县的驻军则由藩库将工资转到府县库上支取。

  支取过程需要借助当地的“商业银行”。

  这就形成一个体制,巡抚虽然有军队调动指挥权,但军队的后勤和工资这一块则被掌握藩司大库的藩台牢牢把持着。

  互相制衡的道理。

  用公司来形容的话,就是巡抚是一线销售经理,但底下员工的工资和提成却在藩台这个会计手中。

  任你员工销售业绩如何优秀,会计把着提成和工资不发,再优秀的销售团队也会崩盘。

  除非“董事长”介入把会计给换了,要不然会计就能决定这个地区的销售团队生死。

  很显然,老太爷这个“董事长”不可能更换赵安这个刚任命的会计。

  这就让赵安有十足底气解决地区销售团队不跟他姓的问题。

  发工资,简单有效且粗暴的解决方式。

  绿营工资相较八旗要少得多,有马的骑兵一个月工资只有二两,外加三斗米,合起来一年工资二十四两,加三十六斗米。

  没有马的野战步兵月工资是一两五钱加米三斗。

  但每个省只有督标、抚标等亲兵部队才算是野战部队,其余驻军实际都是地方守兵,工资很低,一个月只有一两工资加三斗米。

  安徽绿营除两千多归巡抚直接管辖的抚标外,其余一万多人全是地方守军,算上工资和发给的禄米,军械维护、马料等,每年藩库需要支付的驻军工资为五十万两左右。

  然而底层士兵实际能拿到的工资只有一半,其余一半多被各级军官用各种名义截留,这就导致底层士兵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从事小贩、佃耕维持生计,有的更沦为军官的“长工”,时间一久自然谈不上训练,更加谈不上战斗力。

  这也是为何安徽巡抚朱珪利用灾情推广团练试点的原因,因为朱珪对绿营的腐朽看的比谁都清楚。

  想要提升绿营战斗力,就得涉及到绿营的将校人事调整,而绿营又是系统性腐朽,根本不是调整几个带兵将领就能够解决的。

  除非将绿营整个指挥体系给拿掉,重新搞一套指挥体系出来。

  别说朱珪了,就是老太爷也办不到。

  所以朱珪只能在绿营之外试点团练。

  赵安也办不到,但前世的经验教会他一个很有效的法子。

  抓基层。

  只要把基层抓住了,那高层和中层的“敌对分子”就不足为虑。

  怎么抓基层呢?

  拿钱抓呗。

  有钱能拿鬼推磨。

  只有钱搞不定,赵安才会想其它办法,比如将提出问题的人解决掉。

  但他刚刚用遏必隆刀杀了一个总兵,这会如果再杀其他军官未免有点过份,也没法向老太爷交待。

  杀将领跟杀官员还是有区别的。

  就算要杀,也得先把基层抓住,不然弄不好就是人家反杀了。

  军队也好,销售团队也好,工资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任你“经理”们如何闹腾,只要会计把工资实打实的打到员工银行卡上,那“经理”们闹的再凶也没用。

  因为,员工不跟。

  如果会计给员工们再涨一些工资的话,那“经理”团队别说闹了,就是能不能继续在公司立足都是问题。

  军队的人事任免权、调动权,赵安是没有,但他有卡工资、发工资、涨工资的权力。

  甭管什么年头,有钱才是爷。

  “在营人等皆发三月实饷,本官亲自发放。”

  区区一句话就令凤阳营这三百多营兵精神为之一振,连带着看赵大人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爹亲娘亲,哪有钱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