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被无患 作品

第347章 前往营州(第2页)

营州薛玖也只是听说,印象中就是东北那一带,记得的人物有发起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平定安史之乱的李光弼。

“营州说来与高句丽交界,只不过中间夹着契丹,奚人。以前突厥势力强大,中原内乱,他们还能忽略朝廷,现在突厥势力削弱,朝廷变得强大,这就是他们急于依附的原因。`我*得?书-城′ .已!发_布¨最/辛^璋^劫!

至于奚人,他们更加弱小,不过他们与中原关系向来不错,屈突通,屈突盖都是奚人。”房玄龄讲解道。

看了地图,薛玖这才明白,原来契丹抱大腿,主要还是因为老家地理位置不好,这就叫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以前看影视,薛玖就觉得奇怪,契丹那么桀骜不驯的家伙,怎么会臣服大唐的,还以为是李世民的人格魅力,现在看来,根本原因还是国家强大,所以小部落才会心甘情愿的臣服。

等到大唐内乱,到了武周朝,契丹又开始作怪了。

薛玖对于契丹人可没有好感,后来建立的辽国,可是没少伤害中原百姓,如果有机会,薛玖不介意坑死一些。

房玄龄没有见到,薛玖眼中那危险的光芒,还在为他介绍着那里的风土人情。

营州作为南北朝至隋唐的军事重镇,为多条长城的途经或防御节点,尤以北齐长城关联最首接。

北齐长城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途经营州(朝阳),并向南延伸至锦州渤海岸边,全长三千余里?。

继北齐之后有北周。北周修筑长城,《周书》记载:“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

后世西九城附近的长城,很大一部分就是北齐修建。

隋结束南北朝,统一全国,但在北方也修筑有长城。《隋史书》载:“突厥与故齐营州刺史高宝宁合兵为寇,主患之,敕缘边修堡障,峻长城。

也正是因为长城和堡垒,营州守兵不少,一来是防备东北敌人,二来也是作为进攻的桥头堡,可以从营州发兵进攻半岛等地。

当然,营州是很苦寒的地方,尤其是冬天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