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小方包 作品

第329章 先是礼器,再到私盐?(第3页)

韩执这个时候,还是有一点地方想不明白——私盐、度牒、逃税。这里面,度牒是中心;好处是逃税、牟利是因为私盐。

但是为什么度牒会成为中心呢?这么大费周章地搞这些奏折,越府甚至不惜卖掉了一个门客;开封府尹也是跟着包庇了一帮士子。

“商籍子弟买假度牒,既能冒充士子抬高身份,又能凭此减免盐税——而真士子的户籍,正好用来填补你们这些冒名者的‘出身’,让越府的私盐车,变成‘学子返乡的牛车’。”

胖子的喉结在双层下巴间滚动:“相......相公明鉴!越府的人说,士子免税是朝廷给读书人的恩典,不用白不用......他们甚至算过,每卖出十张度牒,就能买下应天府半座盐仓......”

韩执只感觉青筋猛跳——一张度牒一千两,十张度牒一万两。如果是真的买官盐,估计是买不下来。但是现在应天府

似乎是在流传私盐......

一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全部拿来买私盐,买下半个应天府的盐仓,估计还是保守来说的。

也就是说,越府和刘沆,在干的是和官家同样的吃饭路子。

金属类的商贩,每一克、每一两都严格会地进行登记造册。哪怕是寻常人家打一口锅、铸一把菜刀,都需要去官府打报告,然后等审批才能做。

但是盐巴可不一样,每家每户都要用到,每日里也就是去官盐商购买。买了才会记录在册,不买就没有记录,所以管理起来;或者是明面上来看,很难看出什么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只听说过私盐的事情,但是私铁的事情倒是很少听到——

毕竟私自铸铁,等同于谋逆,死罪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