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小方包 作品
第332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这种做法具体是个什么原理呢?就是利用了这个时候——交通、通信极其不发达的一点。
毕竟士子这一类“物种”,就是很难摸清楚他们的“迁徙”规律。比较正常的也就是年十一月到京,然后次年五月之前都会在汴京这个地区。
但是呢,汴京又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每一个“迁徙”到开封府的“士子”,都会有一定的概率留京任职。剩下的一批里,又有相当的一部分,会停留在开封府内。
最后的那一部分,则是被送去别的县城道路里,担任县官。
再最后的最后,恩科殿试之后,又不是人人都在开封府,自然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到放榜的情况。就像是送到应天府的喜报,至少一个月才能到。
就算喜报或者是榜单送到了各个县城,但是那个“士子”是否留京继续深造;还是说半路去见朋友了;亦或者是出去担任县官了,谁又能把握得住呢?
不然那么多人,估计都是站在家门口掰着手指头,掐算着时日。待到发现不对劲的时候,也就为时己晚了。
就像某些悲剧文学一样,站在村口苦等状元郎的女子,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回人。到了最后,不是苦等一辈子,就是听说人家有了新欢。
“他们算准了士子行踪的‘三不管’......”韩执扶着苏轸回到了房间,然后摸着下巴说道。
“三不管?”苏轸微微蹙眉,问道:“哪三不管?”
“就是——‘留京备考’、‘赴任滞留’、‘访友未归’这三点。”韩执解释道,“就像盐商往官盐里掺沙,把假名字混进真士子的迁徙轨迹,任谁看都是笔理不清的糊涂账。”
“留京备考的举子住在寺观或客栈,” 韩执指尖划过自己的眉毛,“少说有两三千人挤在朱雀街,坊正连真名都记不全,何况‘李明’、‘张伟’这种烂大街的名字?”
且不说别的,我们大理寺自己去朱雀街抓人的时候,冲进一个客栈,喝问:“呔——谁人是王生,速速出来,莫要逼我动手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