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小方包 作品
第379章 苹鸾楼更名樊楼(第3页)
张茂则见官家兴致盎然,忙从袖中取出张小楷名录:“陛下,这是臣让人抄录的汴梁楼馆旧名。白矾楼原是商贾聚会之所,景德年间改作酒肆,因售卖白矾商人常聚于此得名。”
他指尖划过“矾楼灯火”四字,又道:“坊间称其为‘汴梁第一楼’,只是名字确实俚俗。”
“景德年间......”赵祯目光落在名录末尾,忽然提笔写下“丰乐楼”三字,笔势刚健如飞,“丰乐者,丰衣足食、安乐太平之意。”
他望着字迹点头,又觉太过庄重,遂在旁添了行小字:
“取《戒网》‘网开三面,丰乐民安’之意。”
写完之后,他便是抬起头,问道:“茂则,你看看这丰乐二字,可是如何?”
张茂则盯着宣纸上的“丰乐楼”三字,忽然想起坊间流传的“矾楼十三间”传说,心下一动,遂俯身道:
“陛下御笔如行云流水,‘丰乐’二字既合《戒网》仁政之意,又暗合‘丰登乐业’之兆,本已是绝佳。不过……”
他故意顿了顿,见赵祯挑眉示意,才接着道:“臣前段时日去帮韩少卿送账本,听得一书生吟诵‘樊楼灯火照琼瑶’之句,细问之下,原来民间早有将‘白矾楼’讹作‘樊楼’的说法。”
“哦?”赵祯放下狼毫,饶有兴致地转动镇纸,“为何作‘樊’字?”
“复陛下,”张茂则从名录中翻出一页,“‘矾’字本为石旁,民间书写时多有简化,久而久之,竟与‘樊’字混同。”
“‘樊楼’的‘樊’字,拆开来便是‘林’与‘爻’——林为双木成森,爻为阴阳相交,正合‘辨奸明察’之意。”
赵祯指尖轻点“樊”字笔画,道:“双木成森,阴阳相交......民间既称‘樊楼灯火’,朕便题出‘樊楼’之名,并‘丰乐楼’之名,许民间灯烛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