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小方包 作品

第441章 还是查案(第2页)

韩执点点头,然后又想到了什么一样,问道:“但是我还是有一个问题,还请张公公替学生解答一二。”

“请说。”

“就是昨日的时候,我们翻查了一番关于李淑和宋庠的卷宗。其中有一道让我们疑惑的内容——宋庠门生:吴遵路。”

张茂则微微蹙眉,问道:“吴转运?此案虽是会牵扯到转运使一事,但是吴转运已于庆历年间病故?与这宋庠又有何关?再者说了,吴转运早于宋庠中进士,怎么可能会是门生?”

韩执也摇摇头,道:“这就是最疑惑的地方——不是有同名同姓,那就是有人刻意为之。”

“可要咱家帮韩少卿一查究竟?”张茂则一时之间也是不知道是如何回事,便是如此说道。

“自然是可以的,”韩执一拍手,道:“多谢张公公。”

张茂则轻轻摆手,道:“但是这也并非是全面都帮的,韩少卿可有什么特别想查,但是无从下手的,可以先和咱家说,届时才好吩咐下去。”

“其一,庆历元年吴遵路升任江淮发运使时,制词拟定过程中的往来文书;其二,吴遵路病故后,其家人与宋庠之间有无银钱往来。”

“这两件事,第一件咱家可以帮,但是第二点,咱家不用查,都可以告诉你。”张茂则道:“吴遵路生平清明,深得爱戴,若是他的家人会收受贿赂,那都不会有此名声。”

“史官记录其事时,只余一句‘家无余财,唯书数箧。性廉俭,莅官无苛政’。”

韩执微微颔首,却又追问道:“张公公所言极是,可我听闻庆历元年吴遵路升任江淮发运使时,本不合规制,却得以破格提拔,此事在朝中曾掀起波澜,其中是否另有隐情?”

张茂则轻叹一声,缓缓说道:“此事说来话长,当年吴遵路在常州任上政绩卓着,尤其在应对灾荒时手段得力,名声渐起。恰在此时,江淮发运使一职空缺,宋庠时任翰林学士,力荐吴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