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小方包 作品
第442章 欧阳修大爆料(第3页)
“何止插手!”欧阳修微微叹气,“当年李淑丁忧未满便起复,按《礼》不合规制,却得宋庠亲撰札子呈送御前。老夫当时在知制诰任上,曾见宋庠夜访枢密院,第二日李淑的迁转文书便绕过中书省发出。”
“李淑迁转运使一事,最奇处在于制词中‘经画财利’四字——此等职事本应属三司盐铁司,却偏偏落在转运使头上。老夫后来才知,那道制词是宋庠亲笔所拟,连‘特旨’二字都是他的手书。”
“景佑五年私铸案后,枢密院曾明令回收废印,为何庆历三年李淑还能用私印签引?先生可记得,宋庠任枢密使时,是否修改过官印核验规制?”
欧阳修低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此事老夫倒是有些印象。宋庠任枢密使时,曾提出要简化官印核验流程,说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
“当时老夫虽觉得此举有些不妥,但他执意如此,最终连老夫都瞒了过去。如今想来,怕是他早有谋划,故意给李淑用私印签引留下可乘之机。”
欧阳修从袖中摸出一卷用素绫包裹的文书,展开后可见枢密院特有的云纹底纹:“这是庆历二年十二月的枢密院堂帖,宋庠在此处亲笔批注‘转运使印三年一核’,还特意圈注‘江南东路可延至次年春’。”
“彼时老夫正在应天府赈灾,待回京时新规已颁,而李淑恰于庆历三年四月到任江南。”
韩执摸着下巴,边思考边说:“三年一核的空档,足够李淑用私印签发半年茶引。先生可还记得,新规实施后,少府监的验印文书是否被刻意积压?”
欧阳修再道:“庆历三年五月,少府监丞曾递《官印核验异常疏》,称‘江南东路转运使印逾期未缴’,但这份奏疏在枢密院滞留三月未批。”
“所以说,若是宋庠参与了此事,怕是谋划许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