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小方包 作品

第445章 探究不及

苏轸听了韩执的话,思索一番,再次问道:“那官人不妨与妾身说说,这吴遵路是个何许人也,曾任何种官职?”

韩执想了想,道:“他当时好像是知应天府,还担任了转运使。曾疏浚惠民河,百姓立碑称'吴公堤'。可宋庠生于咸平三年,吴遵路却早他八年出生,哪有门生比座主年长之理?”

"而且吴遵路是大中祥符五年进士,宋庠天圣二年才中状元,差了整整十二年。吴遵路榜眼及第时,宋庠还在白鹿洞书院读书呢。"

"既是如此,为何御史台的弹劾札子里,偏说吴遵路是宋庠门生?"苏轸皱起了眉头,思索了一下,再次开口:

"怕是有人想借吴公的清名做幌子。吴公知应天府时,疏浚惠民河、平抑物价,百姓称他'活菩萨'。可宋庠拜相后,第一件事就是提拔苛敛茶农的李淑——

“宋庠拜相后急着提拔李淑,又把吴公写成门生,说不得就是想借吴公'体恤民生'的招牌,让李淑私铸茶引的勾当显得名正言顺。”

韩执摸了摸下巴,还是有些不解:"可吴公在应天府疏浚惠民河时,宋庠还在知制诰任上,两人并无交集。若说借清名,为何偏选比自己大八岁的能臣?不怕被戳穿吗?"

苏轸眸光一闪,分析道:“这或许正是他们的高明之处。吴公声名远扬,且与宋庠无明显交集,若不是对官场人事和时间线仔细研究,很难发现其中破绽。”

“而那些弹劾之人,多半也只是道听途说便匆忙上书。再者,吴公离世已久,死无对证,宋庠他们便可肆意编造师生关系。

“而且吴公是能臣,在民间威望极高,用他的名头,既能堵住百姓悠悠之口,又能让朝廷一些不明就里的官员放松警惕,更有利于李淑推行私铸茶引之事。如此一来,既能获取私利,又能博个好名声。”

韩执沉默良久,目光落到对面熟睡的双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