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小方包 作品
第456章 真正的权谋(第2页)
“若是发生这般事情,那么李淑的计划——不确定性太大了。甚至他自己都会搭进去。”
张茂则将茶盏轻搁在案上,青瓷与木案相触的脆响在值房里荡开涟漪。他望着韩执紧锁的眉头,忽然低笑一声:"韩少卿倒是看得通透。"
"庆历三年时,张尧佐刚以贵妃伯父之尊,从蜀地小官骤升三司使。那时节,他忙着在盐铁司安插亲信,还顾不上江南茶税这等'小钱'。李淑当年的手脚,原是钻了吴遵路猝逝的空子,算不得长远谋划。"
"庆历三年的茶引贪腐,更像是饿狼撞见无主羔羊。" 张茂则道,"吴遵路一死,江南东路转运使司群龙无首,李淑以门生身份暂代职司,趁乱私铸茶引。那时他未必想到要瞒八年,只图捞一笔便走。"
“伪造那份‘门生’卷宗,于庆历三年冬,对李淑而言,首要目的并非是为了几年后构陷宋庠!其初衷,或许只是为了方便他派人送去那瓶致命的‘参粉’!”
韩执思索了一下,道:“也就是说,那份伪造的记录,最初很可能只是李淑为了给那个假冒的‘信使’增加一点微不足道的‘合理性’和‘亲切感’。”
“让吴府的人在惶急忧惧中,更容易接受一个‘宋相门生李淑’派来的人,给‘师叔’送点‘补品’的说法。目标直指吴公性命,以绝后患,永除其查究茶税之患!”
“不错。”张茂则表示肯定,继续说:“至于攀诬宋庠?那恐怕是李淑在庆历三年时想都未曾想过的‘妙用’!彼时宋庠位高权重,深得圣眷,李淑巴结依附还来不及,岂敢动此妄念?”
“真正的转折,在于皇佑元年!在于张尧佐这头猛虎,终于被韩少卿以‘倒卖礼器’落狱流放!在于越国夫人私盐案爆发,搅得朝堂天翻地覆!”
“更在于——宋庠自己,因其弟宋祁奢靡、其子不法等事,被包拯等谏官抓住‘家法不严’、‘庸碌无为’的把柄,自身地位已然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