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小方包 作品

第464章 审讯书吏(第2页)

宋庠捋须微笑,眼中精光内敛:“韩少卿点破迷津,如拨云见日。老夫只是略加梳理,将这些年‘看’到、‘听’到却未曾深究的琐碎,稍作归整罢了。谈不上费神。”

他语气轻松,仿佛真是在谈论整理书斋旧物。韩执嘴角微抽,不再多言——这老头儿,脸皮是彻底练出来了。

“罢了罢了,在此说些你赖皮我赖皮的话,还不如先去公堂上面歇会儿——那里可比我这办公房凉快多了。”

“韩少卿请。”

“宋相公先请。”

......

大理寺公堂,肃穆庄严。紫檀木的公案高踞其上。衙役分列两班,水火棍拄地,鸦雀无声。

韩执端坐主位,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他面前摊着宋庠那本厚厚的“随手记”,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纸页。

堂下,三位被“请”来的老吏——文书署的张老吏、王书办、以及乙字库的刘主簿——垂手肃立,脸上带着惯有的恭谨与恰到好处的茫然。

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尽,丝丝凉意透过高敞的堂门渗入,却压不住空气中无形的紧张。

“诸位,”韩执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公堂,“大清早请三位过来,是为厘清一桩旧档中的小事,劳烦之处,还请海涵。”

三人连忙躬身:“不敢,不敢,少卿但有垂询,下吏等知无不言。”

“嗯。”韩执点点头,目光落在张老吏身上,语气平淡得像在问今日天气,“张老吏,你在文书署誊录卷宗,有三十余载了吧?”

“回少卿,整整三十一年零三个月。”

“记得这么清楚?果然资历深厚。”韩执赞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庆历三年冬,江南东路转运使吴遵路吴公病逝后,其生平履历及门生故吏名录,是由你署誊录归档的吧?”

张老吏眼皮微不可察地一跳,旋即恢复平静:“回少卿,时日久远,具体是哪位大人经手,下吏……记不太真切了。此类文书,署中皆有规程,当值书吏按例誊录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