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第397章 内忧外患(第3页)
闯塌天刘国能、射塌天李万庆、改世王许可变,花关索王光恩,还有马士秀这些原本归降的三十六营流寇。
他们被招抚之后,得到的基本都是各处的冷眼。
地方文官眼高于顶,巡抚大员更是对于他们颇为冷落,不予信任。
当时主持招抚的是左良玉,而左良玉并不以为意,反而将他们一视同仁粮饷均分,赏罚统一。
也正因为此,这些兵马后续便只开始只听左良玉的号令。
刘国能、李万庆等人就算骄横不听命令,地方巡抚又不敢对他们大加斥责。
此前张献忠降而复叛,已经是摘掉了一大批人的顶戴。
甚至于主持招抚的熊文灿都被押解到京师,用命偿还。
若是再有兵马被逼翻,只怕他们也难保身家性命。
崇祯神色阴郁,南国局势越发艰难。
左良玉麾下的这些骄兵悍将难以节制。
国家危难,竟生别离之心。 “左良玉九檄不至,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崇祯咬牙切齿,恨声道。
左良玉如今的行径,早已经与谋反一般。
“割据一地,不听调令,地方不给兵粮,便派遣兵马四处劫掠。”
“设关设卡强征税收,四处胁迫威逼银钱,当真是无法无天!”
说到气处,崇祯的脸色涨红,忍不住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陛下息怒。”
眼见崇祯身体有恙,殿宇之中一众大臣纷纷出言劝谏。
过了许久,咳嗽声终于停止,崇祯也是平复了心情,万千的言语终究只是化作一声叹息。
陈新甲知道崇祯的心中明白,于是进言道。
“如今局势艰难,左良玉之心虽为众人所知,但是其羽翼未丰,短期不会为患。”
“左良玉如今尾大难掉,虽不听号令,但是麾下到底有数万兵马,朝廷有大义之名,左良玉终究暂时不敢反叛。”
“关内之局,每况愈下,河南地方匪情再传。”
“平贼将军陈望奏,河南内地因为旱蝗原因,多地爆发民变,声势颇为浩大,因此只能领兵回转河南平叛。”
不仅仅是南直隶,河南也同时传来匪情,而且似乎规模不小。
“万贼军也趁此机会对颍州与毫州发起进攻。”
“如今两城皆处于战事之中,所幸驻守之时,陈望命令麾下兵士深挖沟壑,大修城池,万贼军众来攻之时,汉中河南等镇之兵依靠城池奋力血战,才勉强稳住了局势。”
“不过虽然战胜,但是伤亡甚众,抚恤却迟迟未发,饷银已欠四月,诸营军心已然浮动。”
“不仅仅是陈望麾下之兵马,南国诸镇兵马皆是缺饷缺粮,难以维持……”
“而且,如今大名府等地瘟疫横行,已经弥漫至山东等地,救病治灾又是一笔开销,能够用于军队的又会更少一部分。”
崇祯神色沉重,心中无奈。
陈新甲说这些的话的意思,崇祯的心中如何不知道内中更深层次的意思。
钱粮钱粮,还是钱粮。
国家的钱粮如今全都支援辽东,还需解决北直隶的灾荒与疫病问题,根本没有富裕的钱粮来支援南方。
建奴拖到冬季,确实粮草可能会出现不足的问题而退兵。
但是如今依照现在的情况,朝廷或许根本撑不到冬时,内部便会崩溃。
“如今之计,实乃是无奈之举。”
崇祯沉默良久,终于是再度开口,出言道。
“陈爱卿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且容朕思虑……”
崇祯叹息了一声,摆了摆手,想要结束这一次的阁议。
但是上天却似乎并不想让崇祯做出这样的选择。
乾清宫外,马蹄声甚急。
殿宇之中,所有人都转头看向殿宇之外。
除去皇帝之外,皇宫之内大多地方都严禁纵马。
唯有十万火急之军情,才有例外。
而现在宫殿之外,却是响起了马蹄的声音。
数息之后,马蹄声停。
带来一则惊天动地的消息。
而这一则消息,也让崇祯此时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山东寿张再起民变,贼首李青山聚众数万,盘踞寿张、东平、梁山一带,漕运为之而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