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明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一章:李岩(第3页)

但是照样在宫城之外,被张献忠当众鞭笞,喝骂良久。

张献忠的暴戾和专横,无疑是导致如今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冯双礼叹息了一声,走到李定国的近前,说道。

“军中如今人心惶惶,底下将校只能是尽力弹压维稳不乱。”

“将军……”

冯双礼双手抱拳,神色凝重,询问道。

“我们此时,应该进往何处?”

“进往何处?”

李定国的眼神迷茫。

他如何能够知道,他们应当进往何处。

前路未知,昏暗无比,暗到李定国根本看不清前路。

事到如今,他们只剩下了一条道路——鱼死网破。

“传令全军……”

李定国握紧了腰间的雁翎刀,他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准备下达最后的命令。

但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却是打破了沉寂的夜空。

“军情急报,连番加急!”

李定国转过身,回望台下,报信的令骑已是手持印信,急步而来。

“万民军使者,请见将军。”

望台四下,众人沉默,冯双礼目视着李定国。

李岩这个时候派使者来,无非就是劝降。

“不见。”

李定国坚定的摇了摇头,没有丝毫的犹豫。

但是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是让李定国神色错愕,甚至怀疑起了自己的听觉。

“李将军。”

一道中正平和的人声自望台之下响起,引起了李定国的注意。

李定国站在望台之上,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望台的下方。

望台的下方,正站在三名手持着节杖的万民军使者。

发出的声音正是站在中央的正使。

那名正使身形高大,目若朗星,剑眉如刻,任谁见到,都得赞许一声翩翩公子。

此刻明明身处敌营之中,在一众甲兵凌厉的杀意面前,却仍然泰然自若。

李定国压抑着胸腔内澎拜的杀机,按着腰间的雁翎刀,一步,一步向着望台的下方走去,冷声道。

“不要空费口舌,事已至此,只有鱼死网破。”

“不。”

万民军的正使高昂着头颅,目视着李定国。

他的眼神之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他的眼神充满了坚决。

“鱼死网破,是最坏的局面。”

“李将军,你我皆知,陈望拥众虎视眈眈,若我们继续内斗,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其坐收渔翁之利。”

令人心悸的杀意在李定国的眼眸之中流转。

“你们既然知道,那为何还要设下鸿门之宴,行此弃信忘义之事,于墙内相阋!”

“因为……”

那万民军的正使目光平静,自始自终没有丝毫的变化,连声音也是同样平静。

“这是唯一的办法。”

“唯一的办法?!”

“你清楚你的义父,你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物,定下的盟约,在他的眼里,和废纸不会有任何的区别。”

“朝廷大军压境,唯有我们两家精诚合作,鼎力相合,方有一线生机。”

“但是你觉得,你的义父能够做的到吗?”

李定国无言而立,因为万民军正使所说的话是对的。

“这就是理由?”

“这就是理由。”

那万民军的正使目光坚定,平静注视着李定国,他抬起手来,双手作揖,竟然就此跪伏了下来。

李定国的神色错愕,不明所以。

那万民军的正使跪伏在地,神色真诚,语气悲呛,真挚道。

“天下昏暗,奸臣窃命。”

“社稷倾颓,民难聊生。”

“苍生的哀叹遍布大地,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我的精神。”

李定国神色凝重,他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万民军正使,一个疯狂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之中跳将了出来。

他握紧了腰间的雁翎刀,不自觉的向后退了半步,凝声道。

“你是……”

那万民军的正使双手仍旧作揖,恭敬道。

“在下李岩,拜见李将军。”

或许有些读者觉得李岩亲身犯险劝降可能有些毒。

但是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并不少,比如霍去病单骑闯营,直面浑邪王,下令他诛杀哗变士卒。

李世民渭水河畔退突厥,朱元璋夜宿降兵营中。

李岩这个时候,不愿意一直作为傀儡,已经放下了一切进行这一场豪赌,他想要的最大限度保留有生的力量,以便于应对陈望和朝廷接下来的攻势。

而他也清楚,想要劝降李定国,唯有他亲自前往,才有些许的可能。